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多样化,绿色国际竞争力正成为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赋予了竞争力新的内涵。我国企业的绿色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加入WTO后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中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构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还构建了以绿色生产管理、绿色营销、绿色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战略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有关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绿色国际竞争力产生的背景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它是一个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营销和绿色会计等概念在内的系统概念,由多种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并对这一概念建立了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归纳了提升绿色国际竞争力的一般规律。其次,构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战略体系,对影响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战略的环境因素、所需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我国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绿色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制定和实施绿色竞争力战略。再次,对构成企业绿色竞争力战略的三个分战略分别进行了研究。绿色生产管理在绿色竞争力战略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首要研究的对象,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管理等内容。在绿色生产管理分战略这一环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在这一章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文中分别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实施的基本手段、内部化效应的模型进行了分析。绿色营销也是企业绿色竞争力战略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之一。文中主要介绍了影响企业绿色营销模式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绿色营销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竞争力战略的前提。本文对绿色企业文化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将绿色企业文化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将每一个的层次识别系统与传统企业文化进行了区分。最后,在分析我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制约我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几大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促使中国企业在绿色国际竞争中夺得最终胜利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这些对策措施中,包括加强环境标准认证和管理,试办“绿色银行”,建立有利于环境的投资和信贷政策,实行专项补贴政策,全面推行绿色质量管理,开展绿色营销等改革建议,希望可以对有关部门和企业起一些参考作用。本文的研究,旨在加深企业对绿色竞争力的认识,通过建立企业绿色竞争力战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三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