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未来数字化社会生活环境将是以泛在计算、无线网络、下一代英特网(NGN)、IPV6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此过程中,图书馆服务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无线网络、3G技术等为代表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使得泛在环境更具有了可触摸性,随时随地可提供服务的方式,使图书馆资源公平获取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运而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00年就开始了移动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数目可观的移动图书馆,提供内容丰富的移动服务。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起步较晚,且存在模式单一、内容简单等问题。图书馆提供移动服务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对图书馆提供移动服务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建设进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章,文中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网络调研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移动图书馆的概念、服务内容、实现模式、开发平台等相关理论知识;第三章介绍了国外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情况,通过一些实例引出对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启示;第四章利用网络调研的方式对我国图书馆开通移动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开通移动服务的图书馆总量偏少、宣传推广工作滞后、服务内容流于形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五章以上海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为对象进行实证调研,着重介绍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和建设情况;第六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