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街”位于庄河城区东部,全长1500余米,占地20公顷。“下街”始建于清末民初,是辽南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大连地区留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是清朝末年到解放时期庄河县发展建设的重要见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目前,包括“下街”在内的一些历史文化弱特征地区的历史街区现状令人堪忧:市政设施缺乏、房屋质量破旧、经济渐趋衰败等。由于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同时缺乏对历史街区的有效保护,历史街区逐渐的走向衰败;另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思想,在历史街区中居住的居民甚至对其加以私自改造,致使历史街区原有的功能加速减退甚至从城市景观中完全消失。历史文化弱特征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选择“下街”这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社会结构”、“街区功能”以及“建筑形态”三方面着手,通过大量实地调查、测绘与研究,分析总结“下街”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的历史文化价值、街区整体特点、建筑的类型特征以及人文环境面貌;同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历史街区保护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这些经典案例的保护政策、原则、策略、方法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下街”的实际情况,分析归纳出针对“下街”的保护、更新、发展以及再利用的思路和对策,并将以规划设计的方式展示“下街”的保护与更新。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即从历史沿革、现状调研、可行性分析,到指定保护与更新策略、展开规划设计的整体性保护体系,力图使“下街”的历史文脉和历史环境得到传承和发扬,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将保护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的相结合,并适当的植入新功能,从而使“下街”既能体现其独特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特色,又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生活的需要。本文的另一个目的是,以“下街”个案为基础,探讨历史文化弱特征地区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