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而引起的丙型肝炎现已呈全球分布,将近1.8亿人为丙型肝炎的感染者,约占世界人口的3%,我国的感染率约为3.2%。目前采用的第三代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由于其在方法学上的固有缺陷,容易造成假阳性检测结果和漏检;发展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试剂是试剂发展的方向,由于HCV抗原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用酶来对HCV抗原直接标记时,极易造成空间位阻,使抗体与抗原的进一步结合受到较大的抑制,所以对HCV抗原的标记是建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法的主要难点,也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放大效应来减少抗原标记时的空间位阻,建立抗HCV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利用实验室已经构建好的质粒载体,表达并纯化出夹心ELISA法所用的抗原,将抗原偶联到活化的长臂生物素上,制备成长臂生物素化的丙肝抗原,作为夹心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亲合素作为酶结合物,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进行显色,建立双抗原夹心检测法。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与对照试剂平行检测500份临床标本,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采用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确定验证。结果显示:检测结果一致的样品有493份,其中包括48份阳性样品和445份阴性样品,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有7份,其中间接法阳性而夹心法阴性的有4份,HCV RNA检测均为阴性;夹心法阳性而间接法阴性的有3份,HCV RNA检测阳性的有2份。经数据统计,本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9.78%、98.89%,灵敏度分别为100%、96%。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间接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