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管能量分离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流管是一种能够同时分离出冷热气流的新型能量分离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设备紧凑、无运动部件、制造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又具有制冷、制热、分离、抽真空等多方面功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等诸多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尽管涡流管结构极为简单,但是发生在涡流管内的能量分离效应却极其复杂,至今没有一种精确的理论能够从本质上解释其效应。涡流管问世以来,涡流管及其相关效应的理论价值和巨大应用潜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根据涡流管能量分离过程特点,依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涡流管不可逆过程的熵增模型和内部气流运动过程的热力学模型,采用熵产分析方法对涡流管内各热力学过程中的技术功与损失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获得了过程热力学参数随冷气流率变化的函数。分析了涡流管内的流动过程,建立起内部过程的流动数学模型,从速度场的变化推导出内部冷热气流分离的温度表达式和压力场表达式。结果表明,涡流管内气流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主要由速度场决定,而速度场又与冷气流率,入口压力以及结构参数有关。针对涡流管内气流的实际运行特点,确定了一套适合于涡流管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涡流管内的能量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涡流管内流场的全景式“图画”,获得了管内总温、静温与动温的分布规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获得的流场和温度分布规律能较好地反映涡流管能量分离过程的本质现象,从而证明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小空间和受限空间内,有倾角射流冲击凹面靶板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开展细致的实验研究。采用烟线法显现了射流斜向冲击凹面靶板时的流场结构。改变冲击雷诺数Re、冲
CO_2大量排放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对人类环境和生存产生威胁,因此有效降低CO_2排放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减少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的排放刻不容缓。目前,对燃煤电厂而言燃烧后捕集技术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而燃烧后捕集CO_2过程中,吸收剂的性能对捕集效率、系统能耗等起决定性作用。纯液体材料存在易分解流失、设备腐蚀严重、再生能耗高等问题。固体材料难于工
基于控制容积法和协调一致的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方法—SIMPLEC,应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并结合两层模型的壁面函数法,对多孔横向紊动射流的速度场、涡量场和温度场进
液力传动元件主要包括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两大类,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工程机械、大功率泵和风机、重载设备的启动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拓展到燃气轮机启动、风力发电机传动系,乃至空中加油、舰载机拦阻等方面。本文重点研究液力偶合器的水力设计方法。相对于液力变矩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液力偶合器无内环,浸润流道只是偶合器结构流道的一部分,在部分充液工作下,流道没有确定的边界条件,液体处于无压流动状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