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通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综艺娱乐节目受到观众们的追捧,而真人秀作为综艺娱乐节目的一种更是倍受大众的欢迎与青睐,这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有不少学者对真人秀进行了研究,研究的角度主要为戏剧、美学视域下、与受众双向互动、结构化节奏研究、娱乐伦理思考、受众心理角度、叙事学研究、价值批评、传播学角度、形态研究、本土化探析等。但是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尤其是将真人秀与话轮转换系统结合起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选取的语料《天桥骄子》是一档以服装设计为选题的真人秀节目,然后结合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系统,运用其中的两大要素和一个规则对第十二季每期节目走秀后的面试阶段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真人秀节目的非常规对话与日常对话在话轮转换上有什么不同。论文还分析了评委与设计师们所运用的不同的话轮转换策略,以比较其不同并指出该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就本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设计以及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括并总结了国内外各大学者对话轮及话轮转换的定义;Sacks, Schegloff和Jefferson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体系中的两大要素和一大规则,即话轮构成要素,话轮分配要素和话轮转换规则;随后又介绍了话轮转换的策略等。第二部分对真人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引出该论文的语料真人秀《天桥骄子》。第二章主要介绍话轮转换体系中的第一个要素:话轮构成要素。Sacks等人提出话轮可以由单独的词、短语、句子等构成。此观点也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话轮构成成分分为词、短语、从句、句子及这些成分的组合。本章以《天桥骄子》中面试阶段的会话为语料进行研究,用转写体系将一些对话转写为书面文字。首先,该研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收集了研究数据并分别统计了《天桥骄子》中话轮构成成分里词、短语、从句、句子及综合的数量和比例,并用表格和图形展示出来,之后针对每一分类都进行了举例并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解释这些例子及话轮构成成分的具体内容。最终目的是分析《天桥骄子》面试阶段对话的话轮构成成分与日常对话中的话轮构成成分有无不同。第三章研究话轮转换体系中的另一个要素和规则:话轮分配要素和话轮转换规则。根据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体系,话轮分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当前说活人指定下一说话人,或听话者自选为下一说话者。话轮分配能够顺利实施,是因为会话参与者都遵循着一套话轮转换规则。话轮转换规则有两条,分别运用于不同的话轮转换关键点。文章结合了前人的研究,又细分了每种话轮分配方式下的不同实现或表现方法,并在每一实现方式下举例说明。本章同样首先对《天桥骄子》中面试阶段的会话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的方法收集并分析详细的数据来对比该真人秀面试阶段对话中的话轮分配要素和规则与日常对话中的有无不同,有什么不同。之后论文分别列举了面试官与面试者之间、面试官与面试官之间的对话,转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并且同样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解释了每个例子。第四章详细介绍了话轮转换策略。国内外的学者对话轮转换策略的划分略有不同,文章采用Sacks等人的观点将话轮转换策略分为四部分:保持话轮,放弃话轮,索取话轮及反馈。每一部分又详细列举了相应的子策略并举例说明。分析方法同以上两章,首先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并得出结论,之后转写《天桥骄子》中的对话进行记录研究。稍有不同的是,虽然也与日常对话进行了对比,但本章对比分析的主要是评委与设计师所用话轮转换策略的不同,进而解释了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与节目是真人秀的形式及评委与设计师角色的不同有关。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该部分主要对本论文之前的论述进行了概括总结。总结了该研究的主要发现,同时也指出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可扩展的方向等,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