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7年到2014年短短的28年间,我国公益彩票的销售量从1740万元急剧飙升至3823.78亿元,销量急剧上升,规模迅速扩张,集聚大量公益金的同时为我国发展公益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销量一路攀升,长势喜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这一片大好态势之下,隐藏的深层次的问题:彩票业现行的发行模式是否致力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需求?销量最大化是否是公益彩票追求的唯一目标?销量之外更深层次的目标方向在哪里?公益彩票由于发展时间短,政策不成熟等原因,在我国尚处于朝阳产业。本文站在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借鉴自然垄断的四个特性:1、固定成本沉淀性;2、公益性;3、不可选择性;4、部分业务可竞争性。根据自然垄断的特征讨论如何改善公益彩票内部格局、玩法设置、渠道方向、彩民保护等方面问题。并围绕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彩民的保护、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等关键点提出关于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的优化建议。并针对现有改革方向的不同声音,以自然垄断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发表意见。同时根据三次分配理论的核心,分析当前我国公益彩票的社会福利的再分配是否正向转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因此,本文拟以“基于社会福利角度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优化研究”为题,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公益彩票现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环节,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以回归我国彩票的公益本质,最终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促进我国公益彩票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