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煤焦与生物质混烧灰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是一种良好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直接与煤混烧、生物质作为再燃燃料与煤混烧是诸多生物质利用技术中较为有效的方法。然而,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的灰熔点往往低于煤的灰熔点,使得混烧存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风险,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煤/煤焦与生物质混烧灰特性的研究现状,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与煤/煤焦混烧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生物质掺混比例、灰化时间、气氛等因素对混烧产灰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混烧产灰率随掺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混烧产灰率随灰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混烧产灰率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接着,本文研究了煤/煤焦与生物质混烧产灰率变化的机理,通过热重分析揭示了生物质与煤/煤焦燃烧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混烧产灰率变化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混烧灰成分分析,研究了Na、Mg、K、Cl、S等元素的析出与固留对混烧产灰率变化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混烧灰中矿物质演变规律的研究,揭示了硬石膏分解对混烧产灰率变化的影响机理。本文最后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混烧灰熔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混比例对混烧灰熔点具有显著影响,灰化时间和气氛对混烧灰熔点的影响较小。针对目前相关混烧灰熔点预测模型对灰熔点的预测精度不高的现状,本文在对灰熔点与灰成分之间关系进行详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灰熔点的全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引入SiO2等主要灰成分变量,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最终建立了预测精度较高的煤与生物质混烧灰熔点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煤炭选前脱粉对于煤炭高效入洗意义重大,特别是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原煤中的煤粉量越来越大,而且含水率很高,传统的机械筛分效率低下,易堵塞。气流分级技术的出现则可以替代振动
当前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物质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技术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生物质直接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气相污染物会给环
枪弹伤是战场中的士兵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防弹衣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枪弹造成的贯穿性损伤。尽管子弹被阻挡不能穿透人体组织,但相当多的能量通过防弹衣传递到人体造成伤害。
微型燃烧室是微动力装置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部分,微动力装置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微燃烧火焰的研究兴趣,对其火焰的研究是研发高效、安全、稳定的微燃烧器的基础,而微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