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等公共服务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直在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仍滞后于经济体制等改革。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重要措施,因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作者本人在S事业单位的亲身实践为例,通过对S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背景、组织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的了解和感悟,对部分被考核对象进行访谈,结合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方法,发现S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整体上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存在误区,个别被考核对象不了解、不认可绩效考核;二是对考核指标设立不够全面,没有很好地融合上级考核政策;三是加分项目考核指标的得分占比不够合理,容易造成显失公平的局面;四是民主测评的量化过程还需优化,繁琐的测评容易起到反作用;五是激励效果不够明显,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不够突出。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访谈对象的真实反映,分析了问题成因,并结合S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总体意愿以及实施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提出了个人对于S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从而实现S事业单位的指标体系优化,乃至于对促进推动事业单位整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推动事业单位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公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