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67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分权化、市场化、城市化等内外力量共同作用下,中国逐渐由封闭型经济体转为开放型经济体,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经济联系,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关键节点。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已发展成为参与全球竞争最具综合实力的区域,并在空间分工与经济增长方面开展了许多先导性的探索和实践。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及国内产业转移政策的制定实施背景下,提高长三角地区空间分工水平,维持并扩大空间分工的集聚经济优势,对构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经济网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空间分工是行业、城市、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促使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选择不同侧重点讨论研究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将空间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置于不同理论基础之下,未能构建完整统一的分析框架,存在不同的理论分歧。为此,本文侧重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空间分工的微观基础;二是空间分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三是空间分工的呈现载体以及产业空间分工与职能空间分工呈现载体的重合性;四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空间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由此,论文系统梳理空间分工相关文献及国际贸易、地域分工、空间经济联系、经济增长等理论,从企业出发探究空间分工的微观基础。空间分工通过前后向联系、专业的劳动力市场、知识溢出形成集聚经济,增加贸易量、提高效率、扩大市场规模,进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分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构建空间分工理论模型。通过考察空间分工微观基础及作用机理,确定产业、城市、企业作为展现空间分工的有效载体,据此构筑空间分工"微观基础-作用机理-产业、城市、企业三载体"的分析框架;进而选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加以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在产业载体方面,重点考察长三角地区经济地位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目前,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层次及空间分工水平较高,历史因素、行业相对规模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空间分工水平,而行业的规模经济、所有者权益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经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当制造业空间分工水平提高1个单位时,经济水平会增长20.847%,制造业有必要更集中地分布在一些次级区域单位。因此,未来要提高制造业空间分工水平,充分发挥制造业空间分工的集聚经济优势。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已发展至较高水平。综合竞争力越大的城市其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越低。服务业呈现核心地区集聚、周边地区扩散的态势,形成"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的"Z"形走廊地带。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在邻近区域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相邻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工水平每提高1%,将带动本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工水平提高0.319%。城镇化水平、城市信息流对服务业空间分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出口开放程度、产业内部规模经济、交通运输水平等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空间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经曲线估计,两者表现为三次函数关系,服务业空间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整体是正向的,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单纯提高空间分工水平未必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制定时要充分了解空间分工内涵,引导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格局。(2)在城市载体方面,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速度、竞争力及面临的问题存在差异。根据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指标有效归类长三角地区城市,将其划分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亚副中心城市及辐射城市四个圈层,展现城市空间分工的整体格局。前三个圈层的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和职能专业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分别表现为负相关、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的生产制造部门集中度高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前两个圈层的城市与后两个圈层的城市间形成较明显的"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的分工模式,国际"再工业化"、"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积极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等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出台推动生产制造部门出现新集聚。在分工、交易与联系的存在下,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1 + 1>2"效应。城市经济联系具有网络化和等级化并存的双重特征,位于服务业"Z"形走廊地带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度明显较高。随着空间分工的深化,城市外向功能联系不断增强,但城市间差距逐步拉大。因此,在明确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增强内外部经济联系,通过中心、副中心城市圈层带动亚副中心城市、辐射城市圈层成为长三角地区未来城市空间分工的发展方向。(3)在企业载体方面,长三角地区积极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内外企业的共同作用,有效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层次,企业经济结构日臻完善。长三角地区财富中国500强企业区位布局多样化,形成紧密交织的企业联系网络,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分工。其中,上海的核心地位最为突出,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苏州处于次级核心位置,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圈层的企业经济联系更为密切。而常州、扬州、嘉兴、温州等城市在整个地区企业联系网络中处于末端或边缘地带。受地理位置、产业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城市的企业与上海、苏州、宁波等联系更为紧密。长三角地区企业整体、内资企业空间分工均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内资企业空间分工作用更为明显。因此,相比企业整体,进一步深化内资企业空间分工更具有促进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既能考察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又能定量测度并融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空间分工视角,明确空间分工的类型、微观基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载体,重视产业空间分工和职能空间分工;二是,依托空间分工"微观基础-作用机理-产业、城市、企业三载体"分析框架,系统分析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基本专业化分工模型基础上,构建空间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制造业、服务业及企业的实证检验证明空间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的理论假设;三是,合理归类研究地区内部城市,避免将其作为同一层次进行研究的传统做法,对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及企业网络的考察能够为较发达的经济圈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高校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适应反腐新形势、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有利于落实廉政责任。当前江苏高校受思想认识、市场化改革及自主扩招的影响,在权力监督、管
阿联酋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中东沙漠国家,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位于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以七个酋长部落组成,拥有数百个岛屿,是沟通亚、非、欧的交通要道。近30年来,凭借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
<正>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听到有的思品课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好几遍,可学生还是理解不透,不知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教师的"讲"不无关系,但笔
郑州市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重要的商贸城市,近年来酒店业发展迅速。郑州酒店业在扩张的同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富士康内迁以来,已经在郑州设有三个厂区,对劳
<正>魔芋是近几年来新兴开发种植的集食用、药用于一身的高产经济作物。用鲜魔芋制作的豆腐,是一种极好的保健食品,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如下:1、选魔芋:应选择表面光滑细嫩
期刊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使用单独放疗或化疗,
<正>一、兴趣,写作的第一要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兴趣从哪里来,兴趣从生活中来。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
目的通过体外复性和纯化技术获得具有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重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hCu,Zn-SOD),并研究复性蛋白的稳定性。方法以透析法对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形式表达的
"回儒"的兴起,与明清时期伊斯兰教的生存困境有关,也与明清时期的学术流变密切相关。明清时期,学术界对程朱理学的挑战,使程朱理学的垄断地位开始逐步丧失,这为"回儒"用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