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满意度的景区形象营销研究——以武陵源景区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以旅游资源为中心,来定位旅游形象的策划及推广工作,已经在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丰富成果,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下去。本文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这个具有普遍代表性又具有影响力的资源依托型景区来说明:若单一看重旅游资源则不足以充分达到游客满意度,景区形象并不能完全一致地得到游客认可,会出现游客感知具体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低于其整体印象的现象,这不利于景区内部的形象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景区的形象理念,也不利于景区对外赢得满意的回头客和潜在市场中良好“口碑”形象的营销工作。为改变现状,旅游景区的管理及营销理念应考虑向以旅游者感知为中心的形象营销管理方向转型,提倡旅游地形象研究走向感知形象的管理时代。   在现实问题的亟待解决的同时,本文在理论研究层面,还尝试做出针对此类旅游景区的游客感知满意度公式:S=Cz+Vf+Vg(S指旅游者感知形象的满意度;Gz指旅游者感知评价几乎一致的、可视为常量的景观资源;Vf,Vg指影响旅游者满意度差异较大一系列因素,如服务、管理);在研究游客感知满意度的基础上,旅游者实地感知行为会产生整体印象和具体感知两个层面的满意度,并能够影响旅游者的重游决策和口碑传播决策,本文还提出旅游景区的形象营销管理模型。基于游客感知满意度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旅游景区可在综合管理景区形象的过程中,应用满意度公式和形象营销模型,寻找客源市场满意度评价较差的管理盲区;并根据不同社会特征的游客市场的感知评价差异,寻找有价值的目标顾客。   本文采用了发放调研问卷并进行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等数据统计的实证分析方法,证实了本文提出的以旅游者感知的满意度为中心的旅游形象营销管理模型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其他文献
“星光闪耀百年根基”——纪念林耀基教授诞辰80周年研讨会和音乐会,于2017年5月1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林耀基教授有着中国小提琴界的“采矿大师”“冠军教授”之美誉,他
期刊
会计信息是维系资本市场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纽带。大量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私人利益,可能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利润,进行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或为了短期利益实施与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通信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当前通信工程建设已经离不开网络的辅助,要保障通信事业的良好发展
期刊
<正>缘起"西方音乐史"是以我国音乐学研究为基本语境命名的一门研究西方音乐的学科,除与西方"历史音乐学"有相同的学科宗旨和研究内容外,其研究方法也受到了学界的长期关注,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 MBO)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收购方式。其实质是杠杆收购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者结构,重组该目标公司。我国引入MBO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密不可分,通过MBO可以改善公司产权结构,明晰产权,减少国有企业较高的代理成本,同时它也是一种较好的国有资产的退出方式。在MB
软包装业,作为我国的朝阳工业,据权威机构显示,将保持着每年10%一15%的增长率。但是近年来,随着民营资本的迅速涌入,及我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市场,行业竞争迅速进入了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