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变电工程建设是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输变电工程投资过程后评价对企业后续电力投资项目具有指导意义。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初期阶段,属于智力投入,其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成败。输变电工程生产运行过程属于效益发挥阶段,其工程运行效果和运行水平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围绕输变电工程前期和生产运行后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综述国内外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输变电工程后评价前期和生产运行环节存在的缺陷。针对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现状,构建了反映前期工作薄弱环节的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输变电工程投运后对电网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生产运行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两大指标体系涉及的各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并应用算例对前期工作后评价进行了验证。其次,考虑到增供电量作为新建输变电工程生产运行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结果对电网新增负荷的效用评价有很大影响。本文论述了现有增供电量计算方法的不足,从工程实践方面重新界定增供电量的含义,针对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不同类别,提出划分增供电量影响范围的新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兼顾变电站性质和站间电网联接关系的输变电工程增供电量区域划分原则,使得增供电量计算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然后,把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应用到输变电工程生产运行后评价中。采用基于指标排序的AHP定权法免除了一致性校验的困难,考虑最优点非区间中点的情况引入了侧距修正初等关联函数,并加入了最大关联度概念,构建了适用于生产运行后评价的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例分析说明生产运行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和改进的物元可拓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实域上可拓集的关联函数值能表征工程投运后的运行状况,体现工程运行水平所属级别的归属性,更精确地反映工程生产运行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