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仅为15-20%,化疗是中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产生,化疗效果往往不佳,在我国肿瘤的年死亡率中,由耐药所致肿瘤患者的死亡高达90%以上,克服肿瘤的MDR将引起肿瘤化疗效果的突破。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迥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的现象。恶性肿瘤的MDR机制十分复杂,机制仍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膜水平的药物摄取减少和外排增多;(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过度表达引起化疗药物在细胞质和细胞器水平的亚细胞分布的改变,使药物无法接近起作用靶点;(3)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对化疗药物的胞吐作用;(4)细胞解毒系统和DNA损伤修复作用增强,如与GST-π有关的耐药;(5)药物靶点在质和量上的改变,减弱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6)PKC活性升高,促进P-gp及TopoⅡ的磷酸化;(7)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提高及凋亡基因Fas、Bax的降低;(8)细胞外环境(pH、温度、氧浓度)的改变等。但以上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胃癌的MDR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自蛋白质组学诞生和蛋白质组计划实施以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生命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也为肿瘤MDR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它可以从组织或细胞蛋白质整体水平这一全新角度来研究肿瘤MDR机制。尽管在基因水平肿瘤MDR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直接从蛋白质水平比较和筛选MDR相关蛋白质分子具有重要价值,对肿瘤MDR机制的研究,乃至最终揭示肿瘤MDR机制和寻找MDR逆转剂的药物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肿瘤MDR机制报道甚少,而应用蛋白质学技术研究丹参逆转SGC7901/ADR细胞MDR机制,并通过SGC7901/ADR细胞MD的变化筛选M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