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黄芪、水蛭、大黄不同含药血清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esangial cell, MsC)表达核因子-κB ( 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核因子-κB 信使核糖核酸( NF-κB mRNA)的影响,探讨益气、化瘀、泄浊中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 6 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黄芪、水蛭、大黄、复方、雷公藤多甙混悬液灌胃,经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各组血清。将同步化的细胞随机分为 8 组,利用 LPS 刺激 MsC 增殖,加各组血清继续培养24 小时。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 NF-κB,半定量 RT-PCR法检测 NF-κB mRNA。 结果 黄芪组、水蛭组、大黄组、复方组可不同程度降低 LPS 诱导大鼠MsC 表达 NF-κB 及其 mRNA 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水蛭组、大黄组、复方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 MsC 表达 NF-κB( P<0.01),黄芪组与模型组相比 P=0.065 无统计学意义;与雷公藤多甙组相比,复方组无差异,水蛭组有显著差异( P<0.05),大黄组、黄芪组有极显著差异( P<0.01)。在影响大鼠 MsC 表达 NF-κB mRNA 实验中,黄芪组、水蛭组、大黄组、复方组相比于模型组均可明显下调 NF-κB mRNA 表达水平( P<0.01),与雷公藤多甙组相比,水蛭组、大黄组、复方组均无差异,黄芪组有极显著差异。 结论 黄芪、水蛭、大黄能降低 LPS 诱导大鼠系膜细胞 NF-κB 及其 mRNA表达,共同组成的复方作用优于雷公藤多甙、水蛭和大黄,黄芪作用稍弱。此作用可能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