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及合并危险因素分析——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索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明确高血压人群卒中危险程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危险因素与10年卒中风险的相关性,为降低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病率提供个体化干预策略;  2.通过教育和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及按指南要求指导患者服用适宜药物,观察是否能提高高血压中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吸烟等)控制的达标率及抗栓药物服用的比例,进而观察是否能降低中高危人群卒中的发生率。  方法:  按照《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项目执行标准,选取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高血压门诊、心血管内科门诊及普通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至少1200例,以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房颤、其他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曾行 PCI或 CABG治疗及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为评估指标,采用 Framingham卒中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预测10年卒中发生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评估标准:低危:10年卒中风险<6%;中危:6%≤10年卒中风险<10%;高危:10年卒中风险≥10%。每3个月对筛查患者进行随访宣教,随访1年后统计卒中风险程度及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中高危患者卒中发生率、随访前后人群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及控制达标率、吸烟控制情况及抗栓药物服用达标率。  结果:  1.发现本调查随机入选的1314例患者中,低危人群319例,中危人群274例,高危人群722例,且高危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本调查人群平均年龄64.24±10.78岁(29~91岁),随年龄增长,高危人群比例逐渐增加。年龄与卒中风险相关性r=0.680,提示年龄与卒中风险显著相关。  3.合并疾病因素类型统计本调查人群以其他心血管疾病(42.31%)、糖尿病(23.21%)、吸烟(20.55%)为主要危险因素,左心室肥厚和房颤分别占9.74%、5.48%;其中在男性人群中吸烟(95.91%)、左心室肥厚(66.93%)、心血管疾病(59.39%)人数明显多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中高危患者卒中发生率随机抽取各年龄段中高危患者630例进行1年随访,7人发生脑梗死,1人发生脑出血,卒中发生率1.27%。  5.筛查人群血压控制情况131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水平148.11±6.21mmHg,达标率53.33%(704/1314);随访1年后,血压平均水平下降为132.41±7.39 mmHg,达标率提升为70.93%(922/1314)。  6.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303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8.09±2.40mmol/L,达标率46.20%(140/303);其中筛查HbA1c患者共285人,HbA1c平均水平为7.69%±1.57%,达标率37.89%(108/285)。随访1年后,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下降为6.60±1.61mmol/L,达标率提升为65.35%(215/303)。HbA1c平均水平下降为6.80%±1.20%,达标率提升为53.33%(152/303)。  7.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筛查563例高胆固醇(TC)血症及580例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症患者,TC平均水平4.88±0.98mmol/L,达标率46.89%(264/563);LDL-C平均水平为3.0±0.65mmol/L,达标率为35.34%(205/580)。随访1年后,TC平均水平下降为4.26±0.62mmol/L,达标率提升为65.19%(337/563);LDL-C平均水平下降为2.41±0.42mmol/L,达标率提升为50.34%(360/580)。  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接受叶酸治疗1年,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分别25.09±10.82 mmol/L和17.18±7.96mmol/L。  9.颈动脉斑块高危、中危、低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6.18%、57.14%、26.47%。  10.吸烟情况随访前吸烟人数269人,占20.47%,随访1年吸烟人数下降为154人,占11.72%。  11.适宜药物干预人群抗栓药物服用情况随访前抗栓药物服用人群占总人群的61.70%,随访1年抗栓药物服用人群提升为87.27%。  结论:  1.我院门诊筛查的高血压人群中高危人群明显多于中低危人群,提示门诊高血压人群卒中风险高,且男性卒中风险因素明显高于女性。  2.本筛查人群发现:其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是该高血压人群发生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最多,而且男性合并有吸烟、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女性。  3.通过随访宣教,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达标率及适宜药物干预人群抗栓药物服用率均较前提高,中高危患者卒中发生率约为1.27%(2011年调查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脑卒中1年患病率为1.5%),说明个体化干预策略使患者获得收益,为降低高血压人群卒中发病率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那整片的湖水与湖下那个原始的小村落在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真的是沧海桑田,我在那些陌生的高楼建筑工地中四处寻找着,可是哪怕一点点的记忆残渣都没有留下——我的那个青涩的年代,那段短暂得像流星一样的往事,也随之一同被深埋进了泥土里。两岸垂柳殷殷的村河、土坯房、柳条插就的篱笆,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儿的向日葵,瞎眼的婆婆还有她,眼睛里的那一切还都是那么亲切,只是这一切只能在
期刊
目的:通过制作不同栓塞面积的急性肺栓塞动物实验模型,观察急性肺栓塞时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分析不同肺栓塞面积时血流动力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急性肺栓塞致猝死的
在该项研究中的第1、2部分,昼夜节律与肿瘤生长二者间的关系将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在这两部分中,食物和光线,这两个最为重要的授时因子或同步化因子对于生物节律和肿瘤生长的
目的脑出血是一种具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特征并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社区康复是在社区与家庭两个层面上,为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本研究旨在观察社区康复
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骨骼肌氯离子通道(CLC1)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有两种遗传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Thomsen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ecker病。临床均表现为肌强直、运动笨拙。骨骼
背景和目的:瘦素(leptin)是脂肪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种激素,是肥胖基因(ob)的表达产物.有抑制食欲,促进能量消耗的作用,是脂肪分解和合成代谢的一个主要调节因子(负反馈).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