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某些实体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GVHD)仍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NK细胞是allo-HSCT后最早恢复免疫重建的细胞,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NK细胞可以抑制aGVHD的发生但不影响移植物抗肿瘤作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5, S1PR5)是近年来发现的表达于NK细胞表面的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能够介导NK细胞由骨髓和淋巴结向其他组织的迁移,进而发挥免疫学功能。我们前期的临床研究发现allo-HSCT患者中S1PR5表达水平与aGVHD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研究目的:主要通过动物试验探讨S1PR5对aGVHD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及结果:①应用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and cas9 protein)技术构建S1PR5基因敲除(S1PR5-/-)的小鼠;通过qPCR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分别在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成功验证了S1PR5-/-纯合子小鼠中S1PR5被敲除。②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1PR5-/-和WT C57BL/6小鼠体内骨髓、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发现S1PR5-/-小鼠体内,骨髓(P=0.002)、淋巴结(P=0.016)中NK细胞比例较WT小鼠明显增高,但是脾脏(P=0.000)、外周血(P=0.010)中NK细胞比例较WT小鼠明显降低。③分别将供者WT(对照组)或者S1PR5-/-(实验组)C57BL/6小鼠移植物(脾细胞+骨髓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致死剂量照射后的受者BALB/c小鼠体内,建立aGVHD模型,随访小鼠体重、aGVHD评分及生存时间。移植后观察60天,发现实验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9);aGVHD评分明显升高(P=0.010);两组体重减轻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119)。④移植后第4天分别取受者小鼠的骨髓、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移植后第4天,实验组小鼠骨髓中NK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6);而在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两组间的NK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小鼠骨髓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中T细胞量(P=0.023);在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两组间T细胞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⑤移植后第30天分别取出受者小鼠的骨髓、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实验组小鼠骨髓中NK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中NK细胞含量(P=0.037);在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两组NK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含量(P=0.031);在骨髓、脾脏及淋巴结中,两组间T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论:① CRISPR/Cas9技术是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有效而快捷的方法之一;② S1PR5影响NK细胞的在小鼠体内的分布;③供者小鼠中S1PR5表达缺失能够加重受者小鼠的aGVHD:④ S1PR5表达缺失致使NK细胞由骨髓迁出受阻,外周循环中对aGVHD起保护作用的NK细胞减少,这可能是受者S1PR5表达缺失导致aGVHD加重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