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关节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关节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关节突常被侵犯,本研究通过对AS晚期患者的关节突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来探究AS的免疫炎症病理过程。  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中采集关节突标本;同时采集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关节突作为对照组。关节突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包括分析1高倍镜视野下浸润的T细胞(CD3、CD4、CD8)、B细胞(CD20)、微血管密度(CD34)、成骨细胞(CD56)和破骨细胞(CD68)的平均数目。  结果:30例AS患者中有12例发现2个及以上CD3+T细胞聚集团,表明存在持续性炎症,在骨折组患者中并未发现。AS患者与骨折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显著高表达的CD4+、CD8+T细胞(CD4+T细胞:P<0.001;CDS+T细胞:P=0.029);CD20+B细胞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AS炎症持续期患者中,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S炎症静止期和骨折组患者(P<0.001)。微血管密度在AS炎症持续期患者中较骨折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  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炎症常累及整个脊柱,T细胞、B细胞及新血管生成在AS的免疫炎症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术中头部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后路截骨矫形时唤醒试验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中头部体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时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PSO术的35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分为头部抬高体位组(抬高组)和头部未抬高体位组(未抬高组)。两组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诱导用药和维持用药均相同,同时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使其保持一致,比较抬高组和未抬高组患者PSO术中唤醒时间及苏醒质量(采用1、2、3级评分标准)。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唤醒试验均成功。抬高组患者的术电唤醒时间为24.9±5.13min,未抬高组为39.8±9.41 min,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唤醒试验中,抬高组1例、未抬高组5例患者突然睁眼,并伴有四肢不自主活动。35例患者中,上述6例苏醒质量为2级,其余29例苏醒质量均为1级。抬高组患者术后颜面部及球结膜水肿的外观表现均较未抬高组轻。  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PSO术中头部抬高体位可以缩短术中唤醒时间、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是否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CD4~+CD28~-T细胞是通过TRAIL途径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占到了所有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的45%,中位生存期大致为14个月。脑转移性肿瘤是另一种成人颅内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