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生化特征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ing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是调节生物体内鞘脂质代谢的关键酶类。鞘磷脂酶能水解神经鞘磷脂生成神经酰胺和磷酸胆碱,神经酰胺酶水解神经酰胺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神经鞘氨醇,这些鞘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碱性神经酰胺酶通过调控神经酰胺水平在果蝇的发育、生殖和存活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神经酰胺酶和鞘磷脂酶能够调控二化螟体内神经酰胺水平,在二化螟的发育和存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设想。本研究以重要农业害虫二化螟为研究对象,对二化螟的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的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索了它们在二化螟体内的生理功能。本研究的最主要结果如下:1.由二化螟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其碱性神经酰胺酶saCER和中性鞘磷脂酶snSMase的基因片段序列,运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这两个基因的编码区cDNA序列。saCER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807bp,可编码269个氨基酸;snSMase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250bp,编码409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saCER蛋白序列与果蝇碱性神经酰胺酶(DaCER)具有56%的序列一致性,与人类、小鼠及酵母的碱性神经酰胺酶蛋白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snSMase蛋白序列与家蚕、蝴蝶、蚂蚁、赤拟谷盗等的中性鞘磷脂酶的蛋白序列分别具有70%、67%、42%和40%的同源性。此外,saCER和snSMase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分子量分别为38kD和44kD。2.对saCER的生化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pSORTII等程序对saCER蛋白结构、跨膜区域以及亚细胞定位的分析结果显示,saCER存在7个潜在的跨膜区域,说明saCER可能是多跨膜区域神经酰胺酶超家族中的一员;saCER主要定位于质膜和内质网上。在sf9细胞中大量表达的saCER蛋白,在37℃C下,以D-e-C24:1 ceramide为底物,能够明显地表现出神经酰胺酶的活性,说明saCER编码的蛋白具有神经酰胺酶的活性。saCER蛋白产物在pH 5.0到pH 10.0的范围内均具有神经酰胺酶的活性,但在pH9.0时活性最高,由此可说明saCER所编码的蛋白确实是碱性神经酰胺酶。3.对snSMase的生化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pSORTII等程序对snSMase蛋白结构、跨膜区域、亚细胞定位的分析结果显示,snSMase只存在1个潜在的跨膜区域,主要定位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上。我们推测snSMase也是一个跨膜蛋白。在sf9细胞中大量表达的snSMase蛋白,在37℃下,以C6-NBD-sphingomyelin为底物时,snSMase表现出来的鞘磷脂酶的活性是对照的10倍左右;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snSMase的酶活力进行分析发现,它能够适应的pH范围很狭窄,仅在pH7.0左右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说明snSMase确实是一种中性鞘磷脂酶。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aCER和snSMase生理功能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saCER和snSMase基因在二化螟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在所有的发育阶段中,saCER和snSMase均在蛹期的表达量最高,且随着二化螟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发育进展,5aCER和snSMase mRNA的表达水平也不断升高,说明saCER和snSMase在二化螟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化螟的不同的组织器官中,saCER在胸部和足部有最高的表达量,而snSMase在胸部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器官,说明saCER可能参与二化螟蜕皮激素水平的调控并且在肌肉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而snSMase则可能主要在二化螟蜕皮激素水平的调控及生殖过程中发挥生理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克隆得到的saCER和snSMase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后分别具有碱性神经酰胺酶和中性鞘磷脂酶的活性并可能在二化螟的鞘脂质代谢、发育及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于2002-2005年对山东省端垫刃科线虫主要属、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共在山东省50个县市的309种寄主植物上采集到线虫标样1528份,鉴定出端垫刃科线虫共计9个属20个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该菌可通过卵的细胞质进行水平传播,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调控其寄主的生殖活动,诱导寄主产生生殖不亲和、孤雌生殖、遗传雄性
本文对烟草感染PVYN后碳水化合物、激素、酶及非酶类化合物的改变进行了研究,首次对感病后烟草叶脉坏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测定了一些外源因子对烟草脉坏死病的影响,主要研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2020年初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硬战中,始终涌动着海外侨胞的身影。他们有的出钱出力,将一批批急需医疗物资运抵国内,有的及时了解国内信息,向世界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塞尔维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塞尔维亚中国中医诊疗中心主任薄秀花,就是这支海外战“疫”大军中的一员。多年来,薄秀花不但致力于中医在塞尔维亚的传播,还成为一名民间友好使者,为中塞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拳拳爱国
期刊
期刊
由专性寄生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DC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实践证明使用抗病品种是小麦白粉病防治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不仅便利抗病基因鉴定和作图,而且可以对抗病品系进行标记辅助选择,从而极大地提高基因累加效率,加速育种进程。Pm4a、Pm4b、Pm6 是目前小麦生产上十分有效的抗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