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印证方法的定位、困境与化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证据印证方法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滥用,因此有“印证证明模式”的说法。学界对其质疑不断,有学者以冤假错案的发生归责于印证方法,根本否定印证方法的存在价值,有彻底抛弃“印证式”证明的观点。实务中亦存在诸多对于印证方法的错误认识,包括盲目抬高印证方法在刑事司法证明中的地位、将印证方法作为审查证据的唯一方法、将其等同于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等。这些错误认识的背后是缺乏对于印证方法的准确定位。如果印证仅仅是一种方法、方式,则司法证明主体必须守住在方法论范畴内讨论印证方法的底线,不得将其本身无法完成的任务强加于印证方法。如果印证方法可成其为一项证据规则,则必须在更高意义的刑事证据范畴内进行讨论研究。印证方法应当被确立为一项约束法官采信个别证据与全案证据的证明力规则,与其他可采信规则一道纳入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这才是符合我国刑事证据法发展方向的现实路径。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印证方法在刑事证明活动中的合理性。通过印证与证明的辨析,揭示印证方法在逻辑上的不周延性。而刑事诉讼活动展开的一般规律恰好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这样的不周延性。印证方法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中均有体现,具备经实践反复检验的合理性,点出对于印证方法的质疑在于对其理论定位不清。第二部分,提出印证方法应当提升为“印证规则”,这是本文的关键部分。将印证方法确立为印证规则,是对法官采信证据之经验做法的提升,是对刑事证据原则的深入落实,是对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刑事证明标准标准的落实。同时,通过对“印证证明模式”等若干观点的评判,明确印证方法与刑事证明标准之间的正确关系,确定印证规则独立存在的可能性、应然性与必然性。第三部分,指出印证规则面临的根本困境来自于我国刑事诉讼中通行的案卷笔录审判模式。仔细分析这一审判模式的成因,揭示印证规则在该模式下如何受到限制。第四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提出化解印证规则适用困境的建议。包括构建以庭审为中心的审判模式,在立法上科学规制印证规则,指引法官规范证明方法,正确适用印证规则。
其他文献
振动环境试验是鉴定结构或仪器设备能否承受预计的振动环境、保证在实际环境下结构的完整性或仪器设备性能、精度不降低的一种必要手段。传统的振动环境试验采用单轴振动试验
NFC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受到很多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青睐。NFC移动支付其主要方式是用手机来模拟智能卡,传统的手机卡模拟是基于安全芯片(Secure Element,SE)的卡
2013年6月15日开始,中国铁路正式开始施行货运改革。本次货运改革积极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和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教育学方面结构课程论的开创者和倡导者。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知觉、思维以及儿童的智力发展等
为了探讨免耕水稻的氮素利用特性及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在2010年晚季和2011年早季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常耕与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下三种施氮量(N0、N1、N2)和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Codes,Low 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作为一类逼近Shannon限的纠错码,以其优良的性能已经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是一种新的信号采样与处理的理论框架,它通过利用信号的稀疏性或可压缩性对信号进行采样压缩,在保证信号正确重构的前提下所需的采样数可以突破
本文以某型号飞机发动机附件试车台为研究背景,开发了一套以LabVIEW平台为基础的振动测试系统;针对本测试系统中关键部件—增速箱,由于其在升降速过程中虽然短暂,但所包含的
电视购物节目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率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电视直销节目的形式传入中国,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外在良好环境的缺失,欺骗、坑骗消费
天基监视雷达是陆-海-空-天一体化战略预警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以及动目标显示等多种技术手段和工作模式,同时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