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评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成矿带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地学界。中甸矿集区(27°41′-28°32′N,99°40′-100°15′E)位于三江中南段义敦岛弧带南段,岛弧演化历经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后造山伸展、走滑剪切转换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与斑岩铜矿关系密切的印支期中酸性斑岩集中分布区,。本文系统研究了中甸构造岩浆岩岛弧带中酸性斑岩产出地质背景、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域成矿系统:提出区域成矿系统由岛弧(构造)演化、岛弧火山沉积建造、中酸性岩浆活动三大要素组成,其中印支期岛弧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岩侵入岩浆活动是斑岩铜矿最重要的成矿作用,在不同条件、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斑岩铜矿成矿系列。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研究,斑岩铜矿成矿具同源岩浆由中性→中酸性→酸性→偏碱性演化的成矿过程,总结该区成矿模式为:深断裂→岩浆同源演化→岩浆+构造+热液蚀变→围岩的封闭条件。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勘查评价研究,总结提出了适宜高寒地区勘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建立了区域斑岩铜矿找矿及勘查评价模式,开展了靶区优选,并在浪泥塘、浪都、高赤坪等靶区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论文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首次在研究区浪泥塘斑岩铜矿V1—3矿体ZK3—5钻孔岩芯中发现硬石膏(区内的其他矿床尚未发现或未报道)和磁铁矿,且石膏含量与铜品位相关性较强,直观的证明斑岩铜矿原始岩浆属氧化型,有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提出浪泥塘斑岩铜矿是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的富金的斑岩铜矿。2、对普朗超大型和雪鸡坪斑岩铜矿含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与REE、Hf测定,对岩浆演化及年代进一步确定。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显示,印支期斑岩矿化系统形成Cu-Ag-Sn-Bi幔源异常元素组合,燕山期花岗岩中钨钼矿化系统产生W-Mo-U壳源异常元素组合,该认识有效地指导研究区的成矿预测。4.运用建立的中甸地区斑岩铜矿床模型,结合有效技术方法组合,开展了靶区优选,提出了中甸地区斑岩铜矿找矿新思路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性工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持久的
青藏地区是目前中国大陆上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近年来随着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该区油气调查与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中生代羌塘盆地被认为是该区油气资源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老师们都已皆知。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仅仅知道是不够的,还需要
精益生产关注的是减少库存、消除浪费、降低成本,约束理论是通过识别约束、分析约束和突破约束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建立集成模式,使两者优势互补,
以邻氨基苯甲酸和甲酰胺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4(3H)-喹唑酮.实验结果表明:n(甲酰胺)/n(邻氨基苯甲酸)=10,反应物加热预混合,甲酰胺分批加料,微波辐射强度
本文从核电项目最高投标限价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核岛安装工程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依据、编制需求,重点剖析了核岛安装工程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