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旋棉酚((-)-gossypol,LGP)及其联合顺铂对小鼠宫颈癌移植瘤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观察左旋棉酚采用灌胃、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对小鼠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建立90只昆明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左旋棉酚腹腔注射((-)-gossypolinteraperitoneainjection,LGPIP)组、左旋棉酚腹腔注射+顺铂(LGPIP+DDP)组、左旋棉酚口服((-)-gossypolperos,LGPPO)组、左旋棉酚口服+顺铂(LGPPO+DDP)组、顺铂(DDP)组及模型对照组(Modelcontrol)6组,待肿块长至1cm3时,连续用药干预8天(顺铂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在用药第1、3、5、7天及停药2日后测量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停药2日后处死小鼠,剥离瘤体,称量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密切观察各组小鼠在用药期间的一般情况(包括体重、白细胞计数),同时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简要地分析死亡原因;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瘤组织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Bcl-2、Bax和P-gp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昆明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成瘤率达100%; 2.各干预组小鼠移植瘤瘤重均低于Model组,其中左旋棉酚联合顺铂组瘤重最低,其次为DDP组(P<0.01); 3.DDP、LGPPO+DDP、LGPIP+DDP组小鼠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Model组(P<0.01),DDP组小鼠白细胞水平低于LGPO+DDP组(P<0.05),与Model组相比,LGPPO、LGPIP组小鼠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PIP组小鼠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干预组(P<0.01),且肠梗阻的发生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其它各干预组(P<0.01); 4.各干预组移植瘤组织内AI均高于Model组(P<0.05),且LGPPO+DDP组最高(P<0.01);LGPPO、LGPPO+DDP可使移植瘤组织内P-gp、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Bax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Bax/Bcl-2比值升高,且LGPPO+DDP组的作用优于单药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gp蛋白的表达量与Bcl-2呈正相关,与Bax呈负相关(P<0.01)。 结论: 1.LGP能抑制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且联合DDP后抑制作用更显著; 2.LGP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诱导小鼠宫颈癌细胞凋亡; 3.LGP可通过降低P-gp蛋白的表达增加肿瘤组织对DDP的化疗敏感性; 4.LGP采用灌胃途径给药较腹腔注射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