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周玉朱的经验方涤垢祛腐液对粉刺性乳痈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广泛开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安徽省中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诊断为粉刺性乳痈脓肿期(伴或不伴有局部溃破)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5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粉刺性乳痈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涤垢祛腐液治疗)30例和对照组(利凡诺治疗)29例。治疗方法:排除手术禁忌后,依据患者病灶的具体范围行乳房脓肿切排术或乳房脓肿切排术+区段腺体切除术。术后第二天治疗组创腔内涤垢祛腐液纱条换药,对照组利凡诺纱条换药。治疗过程中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创面VAS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即年龄、创面原始面积进行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结果:(1)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创面VAS疼痛评分:治疗后第3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1.0,P=0.32>0.05,第21天与利凡诺比较,t=0.2,P=0.84>0.05,无明显差异;第7天与利凡诺组相比,t=2.36,P=0.02<0.05,第14天与利凡诺组相比,t=2.05,P=0.04<0.05,均有显著差异。(2)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治疗后第3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1.71,P=0.09>0.05,无明显差异;第7天与利凡诺组相比,t=3.49,P=0.001<0.05,第14天与利凡诺组相比,t=2.90,P=0.005<0.05,第21天与利凡诺组相比,t=2.75,P=0.009,P<0.05,均有显著差异。(3)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率比较:第7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3.02,P=0.04<0.05,第14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37,P=0.023<0.05,第21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14,P=0.038<0.05,均有显著差异。(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治疗后第7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445,P=0.018<0.05,第14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258,P=0.029<0.05,均有显著差异。(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中新生血管数:治疗后第7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53,P=0.018<0.05,第14天与利凡诺组比较,t=2.22,P=0.029<0.05,有显著差异。(6)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总疗效评价:在治疗28天后,涤垢祛腐液组总体有效率为96.7%,其中治愈6例(20%),显效15例(50%),有效8例(26.7%),无效1例(3%),利凡诺组为有效率86.2%,其中显效13例(44.8%),有效12例(41.4%),无效4例(13.8%),经秩和检验得出Z=2.602,P=0.009<0.05,有显著差异。(7)在总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涤垢祛腐液外用促进粉刺性乳痈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利凡诺组,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创面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新生血管数有关。涤垢祛腐液用于术后创面换药操作简单,方便,经济,且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