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临安山核桃内果皮为实验材料,加入液氮粉碎得到山核桃内果皮粉末,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不同溶剂、超声时间、固液比、不同梯度乙醇浓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山核桃内果皮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进行实验,得到山核桃内果皮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功率为370 W,乙醇浓度56%,固液比为1:44,黄酮提取率为44.91 mg/g,通过实验实际测得黄酮提取率为44.74 mg/g,因此该模型较为准确可靠。用甲醇提取山核桃内果皮粉末得到粗提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提取物相,以这五种提取物相为试样,测定各相的黄酮和多酚含量,并通过还原力、DPPH清除率和抗油脂氧化3个指标,评价了山核桃内果皮的抗氧化效果及两者之间相关性如何。结果表明: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水相,多酚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相,分别为551.23mg/g和945.15mg/g,黄酮含量和多酚含量最低的都是石油醚相,分别为18.81mg/g和30.35mg/g。在还原力体系中,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粗提物相>水相>石油醚相;在DPPH自由基清除率体系中,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相>粗提物相>水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在抗油脂氧化体系中,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粗提物相>乙酸乙酯相>水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在相关性分析中,多酚含量与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2分别为0.9624、0.8218。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及粗提物为样品,通过牛津杯法分别研究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和黑曲霉等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山核桃内果皮各萃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2种真菌的抑菌效果为略微。因此,山核桃内果皮各萃取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要强于真菌的抑菌效果。由抑菌活性实验测定结果得知:各萃取物分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较差。由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得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因此,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其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