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术界目前对于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正在不断升温,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其中以横向的比较研究居多。受此启发在深入研究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笔者选择对中国近代史进程较为重要的一个群体——“北洋军阀”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以中国大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和中国台湾地区康熹图书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为蓝本,选取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叙述“北洋军阀”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比可知两个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指导思想、编写方式、重难点三个方面具有显著不同。比较而言,关于“北洋军阀”相关内容的编写,在2003年人民版和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中各有所长。通过正文内容的比较,2003年出版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于具体的历史人物及事件详述较为简练,避免了学生对于过多人物关系的记忆混乱,但教材对历史时间和事件的描写较为简略,容易出现认知断层;2004年出版的康熹版教科书较为详细的记叙了1912—1928年的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外部争端,内部争斗,南北战争及社会思想的变迁,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阶段,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在于此,过多的历史赘述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形,重点难以突出。通过对比两版教科书的辅文内容,从思考题的设计、图表材料和课旁题注内容等几方面来看。相较人民版叙述的内容较为单一,知识涉及的广度欠缺,康熹版教科书的编写透过简短的提问进行引人入胜的思考,让学生不仅学习了历史知识同时获得了历史思维。大陆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可借鉴康熹版教科书,丰富图文内容和以学思为导向的问题,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视性。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这段时期的历史,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新思路,本文通过比较人民版教科书和康熹版教科书分别提出的客观描述主要人物、注重历史的时序性及整体性和注重教科书重点内容突出、注重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建议。同时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善于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注重向学生提供多文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知识整合、历史的时序性、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传递温情的历史价值观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