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脊柱结核病灶中表达的变化和规律,初步探讨脊柱结核骨破坏的机制以及TNF-α、IFN-γ、TGF-β和IL-10对局部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08年11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30例,根据术前影像学及术中观察情况,将患者分为二组:1、增生型病变组,12例;2、干酪坏死型病变组,18例。另取10例人正常松质骨为对照组。术中切除标本进行HE、TRAP及TNF-α、IFN-γ、TGF-β和IL-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影像分析及骨组织计量学方法,观察不同类型病灶内结核肉芽肿形态、特点及骨侵蚀、破坏方式,以及TNF-α、IFN-γ、TGF-β和IL-10在病灶内表达。通过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了解TNF-α、IFN-γ、TGF-β和IL-10在各型结核肉芽肿及骨侵蚀病灶中表达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HE和TRAP染色观察发现,干酪坏死型病变组结核病灶中坏死性结核肉芽肿占65.0%,显著多于增生型病变组(32.5%,p<0.01)。增生型病变组肉芽肿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显著高于干酪坏死型病变组(p<0.01),干酪坏死型病变组肉芽肿中TGF-β和IL-10表达显著高于增生型病变组(p<0.01)。增生型病变组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IFN-γ表达相对于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显著降低(p<0.05),干酪坏死型病变组中坏死性结核肉芽肿TGF-β表达显著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1),干酪坏死型病变组中坏死性肉芽肿中TNF-α表达显著低于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P<0.01)。增生型病变组肉芽肿中TNF-α、IFN-γ、TGF-β和IL-10的表达正相关,干酪坏死型病变组坏死性肉芽肿中TGF-β和TNF-α表达负相关。2、增生型病变组骨破坏方式以骨吸收为主,干酪坏死型病变组骨破坏方式主要为干酪坏死物侵蚀造成的骨坏死,骨破坏同时伴局部纤维化和成骨表现。增生型病变组结核病灶中TNF-α、IFN-γ的表达和局部骨丢失正相关。干酪坏死型病变组TGF-β和IL-10的表达局部骨生成正相关。结论:1、增生型病变组结核肉芽肿中TNF-α和IFN-γ的高表达以及TNF-α、IFN-γ、TGF-β和IL-10的协调表达可能是其保持良好的保护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原因。参与结核免疫的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也是造成骨吸收增加的原因。2、干酪坏死型病变组结核变态反应增强,TGF-β和IL-10的高表达以及TNF-α、IL-10、TGF-β和IL-10表达的失调可能是结核变态反应加重的原因,在干酪坏死型病变组坏死性肉芽肿中TGF-β的高达和TNF-α的低表达可能是干酪坏死形成并最终破溃的原因。干酪坏死型病变组骨破坏方式主要为干酪坏死物侵蚀造成的骨坏死,可见纤维成骨改变。TGF-β和IL-10也参与促进纤维化和成骨,纤维化和成骨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灶进一步蔓延,但也可能使骨修复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