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件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濒临灭亡的文化遗产更是如此。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实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记录、再现、保护和传播,实现了文化遗产由此时此地的观看欣赏到彼时彼地的观看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提高保护的手段,更要扩大保护的主体;不仅要保证保护的有效性,更要注重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参与式影像的出现,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上保证了来自于文化持有者的真实记录和自觉传承。它更加直接地、微观地、真实地将文化遗产的现状记录下来,使得社区内成员在影像的制作过程中,更主动的聚焦自己的文化遗产,提高每位社区内成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在大众媒介塑造的景观社会中,参与式影像以社区内成员的“主位视角”对文化遗产记录。这种以文化遗产拥有者的视角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更正了大众媒介影像的不足。全文以“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为例,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文章分为5个部分:一、本文首先概述了“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通过对项目中5部影像的分析,总结参与式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生产特点;二、以“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中的影片为例,笔者对参与式影像中的影片进行了视听语言的分析,分别从画面、镜头等方面概括了参与式影像在影像元素运用上的特点;三、运用影视人类学中“他者”立场中的“主位视角”理论对参与式影像的主体进行分析;四、试着提出参与式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是对大众传媒塑造的文化遗产景观的一种更正和补充,并且分别在更正和补充方面作了具体的说明;五、参与式影像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虽然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