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大断裂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位于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的缝合带,深大断裂发育,地质、构造情况复杂,本区构造格架、板块俯冲的位置等研究薄弱、疑点颇多。前人在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闭合于早中生代之前上已达成共识。且研究区古生界及更老的的地层可划分为:东乌—呼玛地层区,和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中的乌兰浩特—哈尔滨、锡林浩特—磐石、赤峰三个地层分区。东乌—呼玛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赤峰地层分区的界限则是推测的深断裂或板块缝合带。本文试图从地层分区的角度,揭示东乌—呼玛地层分区和内蒙古草原地层区在元古界和古生界的地层的形成环境和物性存在的相同点和差异性。从出露的地层上看,从晚元古代到古生代,三个地层分区都是处于浅海—滨海—海陆交互—河湖环境。从收集的资料上看,发现东乌—呼玛地层分区的宝力高庙组、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期、燕山晚期形成的岩石是引起区域重磁异常的主要因素。采用深地震广角反射法和折射法的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的地学断面显示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两侧地壳结构有明显不同,且上地幔顶面在翁特牛旗和五分地处有一巨大的落差,结合地质资料,推断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才是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带。根据区域重磁场图,将研究区划分为六个构造分区,并解释了异常的成因,据此绘制成区域构造格架图。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区中部在区域重磁场等值线图上表现出双低的特征,但火成岩发育。故依据在西乌珠穆沁旗—林西长达120 km的剖面做了重力2度半反演,反演结果显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区的古生界地层至少厚达10 km,且地层发生褶皱且断裂发育,岩浆岩和断裂中的岩石是引起区域重力高值的原因。岩浆活动沿着相同通道多期发生,越靠近西拉木伦河深断裂越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