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妇炎灵汤口服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本方治疗本病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本方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妇科门诊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口服妇炎灵汤,对照组口服清热调血汤,15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经期停药。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服用药物,经期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体征积分、总积分和血清指标以评估临床效果,并比较组内及组间差异,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病情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积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对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体征疗效、综合疗效分别为:97.14%、91.43%、94.29%,对照组分别为:74.14%、68.57%、85.71%,两组在证候疗效、体征疗效及总疗效具备显著的差异性(p<0.05),说明观察组证候疗效、体征疗效。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4)血清IL-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有明显升高,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可升高血清IL-2水平。治疗后,观察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TNF-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ɑ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ɑ水平有明显降低,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可降低血清TNF-ɑ水平。治疗后,观察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妇炎灵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安全有效。(2)妇炎灵汤能显著升高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NF-ɑ水平,推测其治疗本病的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抗感染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