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了32310亿元,2016年也必将迎来更高的增长点,在餐饮业如此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真正能够满足餐饮一线岗位需要的理论基础宽厚、服务技能熟练、综合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学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收集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仍然反映出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如虽然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但在工作岗位上仍然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职业情感的缺乏、职业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等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本课程传统教学的目标实质是贯穿“知识本位”论,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缺少对学生职业情感、职业习惯、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以至于学生走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虽然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仍不能很快进入职业角色。因此,改变传统教学理论观念,探索适合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的职场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将为《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及酒店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重点。本论文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了“职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职场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职场体验”。这种教学模式综合了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模式、社会心理学、认知与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理解和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从心理、情感和行为上主动的去感知、理解和领悟,最终构建知识。职场体验式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实施分为职场初体验、职场深度体验和职场体验反馈评估三个阶段。职场体验式教学是以餐饮一线实际工作过程为餐饮岗位能力培养的主线,以培养餐饮一线岗位能力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学习的核心,以餐饮企业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为课程考核要求,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课程保障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这种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能够有效的构建行业、企业、课程相结合,课程、基地、师资相衔接的课程理念,使学生通过职场体验更加熟悉行业动态和行业规范;熟练运用各项餐饮服务技能;正确应对餐饮服务工作中的客人投诉,最终成为一名能够胜任餐饮服务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体验流程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由概论到细化,把学习任务与职场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最终实现本门课程的各项教学目标。在每一个体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承认和尊重了学生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之间存在的内在潜能,在体验的过程中寻找学生潜能中的“闪光点”,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转化为职业教育的优势,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独特性。同时,职场体验式教学也更加关注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情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润滑剂,也是师生之间有效交流、平等沟通的关键,而职业活动中积极的职业情感更能够成为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动力。由此可见,职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运用是端正学生学习和就业心态、培养坚强的工作意志、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形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职场体验模式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将职业认同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整个体验过程中,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成为人格健全、社会责任强、职业道德高、职业阅历丰富,并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发挥创新精神完成工作任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