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外耳道及中耳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规范该病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4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外耳道及中耳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表现、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等。采用K-M法绘制各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选用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T分期、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面瘫、病理类型等。结果:根据Pittsburgh分期标准,T1期18例,T2期7例,T3期9例,T4期26例。其中,26例行颞骨外侧切除术,30例行颞骨次全切除术,2例于外院行扩大乳突根治术,1例行单纯化疗,1例行单纯放疗。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3%、59.5%,早期(T1、T2期)病例5年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T3期病例5年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6.2%、62.2%,T4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2.9%、27.3%。手术加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5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0%、50.8%。在各危险因素中,T分期、手术切缘、有无面瘫、有无硬脑膜受累、病理类型对于预后有明显影响。结论:1、外耳道及中耳癌十分罕见,早期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但是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该病的预后至关重要。2、Pittsburgh分期标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分期手段,其分期和预后相关,对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3、我们推荐的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放疗。早期患者推荐颞骨外侧切除术,晚期患者推荐颞骨次全切除术,部分可以采用颞骨外侧切除术,不推荐采用局部切除、乳突根治术、颞骨全切除术等。4、T分期为晚期、面神经受累、手术切缘阳性、硬脑膜受累、病理为鳞癌为预后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硬脑膜受累和病理为鳞癌为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放疗为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