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作为“三农”的参与主体,其经济行为日益活跃。由于自身经济需求及投资需求的增加,农民的融资意愿也逐步增长,农民融资的市场需求开始不断扩大。但金融机构担心因农民违约造成自身损失的风险,往往存在惜贷现象。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虽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金融机构对质押物要求较高,因此质押物问题成为了农民融资的困境。鉴于此,本文考虑农民拥有的自产鲜活农产品和“三权”作为质押物,同时考虑到“三权”质押的变量设置较为相似,因此本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例,研究在鲜活农产品质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模式下的最优决策问题。本文以“三农”领域供应链金融为背景,通过文献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供应链金融“三农”领域的应用、鲜活农产品质押和“三权”质押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可行性,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例,分析鲜活农产品质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特征、服务模式与研究现状。其次,本文围绕“三农”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运用双重Stackelbreg博弈模型分别对鲜活农产品质押模式下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模式下的最优决策进行分析,全面研究了农民的最优质押量和生产规模、核心企业的最优批发价格、银行的最优质押率和不同风险情况下的收益情况等。最后本文运用Matlab分别对鲜活农产品质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的研究命题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在不同情况下相关参数变化的影响趋势。本文围绕“三农”供应链金融,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和鲜活农产品质押融资策略系统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供应链金融理论模型,旨在缓解日益突出的农民贷款难、银行放贷难的矛盾,对于农民在融资贷款过程中质押物不足的困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本文进一步丰富了供应链金融在“三农”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探索“三农”问题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