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禅法师佛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禅法师是中国近代蜚声海内外的诗僧,他一生诗歌著述颇丰,“以诗入禅,禅诗合一”。诗是他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作诗也成为他修行的一种方式,他的禅诗、法语、禅修体验、宗教实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蕴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他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诗人,心怀家国天下,积极弘法卫教,培育僧才,为中国近代佛教振兴事业不遗余力,影响深远。在几经出世与入世的徘徊之后,形成了“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大乘菩萨思想。本文以文献分析为主,结合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对寄禅法师的佛学思想进行解读:
  第二部分分析寄禅法师具有代表性的禅诗、法语中蕴含的教理思想:色空无碍,不存生、灭、垢、尽的分别和去除我法二执;随缘即真,证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能随缘应住;元冥妙心,观心了不可得,离一切所执之境;心境相融,物我无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见性成佛。
  第三部分结合寄禅法师的禅修体验和宗教实践探究其禅修思想,寄禅主张禅净双融,看重念佛法门;践行苦行禅修的同时又强调真参实悟;苦吟成诗,以诗参禅勤修文字般若三昧。
  第四部分是寄禅法师苦行济世的大乘菩萨思想:家国之思,表达了寄禅法师积极入世的爱国思想和生缘、法缘孝悌思想;宗教革新观念,主张革新利弊对寺院进行整顿,适应潮流兴办僧学,政教并进,促进佛教与社会政治相适应。
  第五部分是寄禅为中国近代佛教振兴所作的贡献及影响,中兴佛教寺院,推动佛教教育改革;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为培育僧才倾注心血,悉心培养了太虚和圆瑛两位高足;作为中国近代诗僧大家在僧俗两界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划分,已成为学界共识。以“心学”称朱子学,似犯下指鹿为马的错误。然而,从文献依据与义理依据两方面看,朱子心学的提法是公允且必要的。  从文献依据上看,自朱子之后以至于明弘治(1488-1505),不以“心学”与“理学”之称法作派系划分,朱学也被称为“心学”。嘉靖年(1522-1566),出现“心学”独指阳明学之论。万历年(1573-1620),邓元锡作《皇明书》,视阳明学为儒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动物福利”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动物福利为何兴起?现代社会,人们在维护自身的生存秩序后,考虑到了动物的生存状况,并对此进行思考。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现代化养殖的特点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将动物的笼舍当作生产车间配备机械化自动化的设施,有效的减少人力输出以降低经济成本。在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笛卡尔提出的“动物机器论”,将动物排除在道德考虑之外。动物福利作为工
学位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人类生命健康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食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食品安全状况差,食品农药残留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起食品安全的关注,引起了我国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食品安全伦理极其重要,外部依赖法律法规和全体道德体
学位
社会保障是国家对遭遇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与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保障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伦理原则的要求下,覆盖范围广泛,必然会对社会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保障伦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伦理取向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中国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以德配天”、“以德治国”、“修德配命”和“明德慎罚”等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诗经》的儒学政治伦理思想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对《诗经》儒学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梳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源头,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儒家政治伦思想形成的根源。从实践意义来看,《诗经》的儒学政治伦理思想有极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