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一项基础性工作,被称为监督执纪问题线索的“主渠道”、反腐民意的“晴雨表”、领导决策的“情报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加大,人们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高,举报量也越来越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途径逐渐畅通,网络举报、电话举报等成为常态,相关问题也随之产生,无实质内容的举报、重复举报、恶意虚假举报等占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总量的一大部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乱象”,纪检监察机关处理这些非正常诉求的举报占用了大量公共资源,造成行政成本浪费,另一方面也给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本文着眼于纪检监察机关举报“乱象”开展研究,为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相关制度措施提供建议。本文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举报“乱象”的成因,利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举报“乱象”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治理办法和措施。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思路、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是举报“乱象”的内涵和特征,将举报“乱象”的特征概括为范围外举报多、重复举报普遍、无实质内容举报和恶意虚假举报多发四种形式。第三章是举报“乱象”的危害,分析了举报“乱象”的存在对纪检监察机构本身、对被举报干部、对公共资源等的危害。第四章是举报“乱象”的成因,主要从环境、文化、制度和技术几方面对举报“乱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是举报“乱象”的解决对策,从举报“乱象”成因出发,提出完善相关制度、严厉惩治诬告行为、保护实名举报人权益、提高信访工作人员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举报氛围等几方面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