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的下岗失业阶层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城市改革以后,逐渐的在原有的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分化中出现了“下岗失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层次和行业引入市场机制有直接的关系。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市场化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可以把下岗失业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村改革开始和确立市场化方向为标志;第二阶段以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囯企“减员增效”为标志;第三阶段以在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和试行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而下岗失业问题引起公共政策关注和相关的学术探讨,是从第三个阶段开始的。   在对下岗失业问题的探讨中,主流的分析理念是以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与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逻辑思路的。在相关的政策客体对象上,长期以来一直以下岗失业群体为普遍称谓。把下岗失业问题看作是和市场周期相联系的边界有限的具体事项。与以往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试图通过“下岗”和“失业”现象的历史的结合,通过“下岗”和失业现象的探讨,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下岗失业群体的现实处境、生命历程、政策关照和潜在问题的分析中,梳理出对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的新的分析思路。   这个思路的形成,是以下岗失业群体的系统生活状况研究为基础的。首先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境。作为本项研究对象的是从传统体制中被剥离出来缺少生计保障的弱势群体。其次,作为长期的“单位人”,具有多年养成的依赖习惯,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在适应市场环境的过程中沦为“下岗失业”群体。这个群体不仅具有浓厚的单位制的组织行为特征,而且在下岗失业之后一方面积累着不满同时又对政府充满期待。第三,作为原有“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现实中的下岗失业群体已经同仍然在岗的“工人阶级”和新生代的“农民工阶级”形成了实质的区别。第四,这种区别不仅具有和这个阶层的生命历程相伴随的社会政策意义,同时,他的历史生成机制和这个群体的整体社会特征,为认识中国社会结构和从事社会基础结构分析提供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本文把当下国内普遍使用的“下岗失业群体”作为一个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有清晰的社会政策指向的,反映中国社会结构独特性的“下岗失业阶层”来研究。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合肥市蜀山区的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较为典型的代表了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良好现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机制运
彩票涉业角色的成熟是彩票业实现社会期望的保证。彩票业要实现国家、政府、国民提出的社会期望,就要求彩票管理机构、彩票经销机构、彩票购买者等所有彩票涉业角色在系统构造
农村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集中全力解决农村问题,农村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进程。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乡村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