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园区作为国家改革先行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园区的发展具有高知识和智力密集的特征,初步解决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难题,但是发展仍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制度创新能力不完善和缺失成为我国科技园区经济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深层次原因。论文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以科技园区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科技园区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家创新体系大背景下,从我国科技园区公共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知识产权创新等制度创新领域入手,分析我国科技园区制度创新现状与形成原因,并以天津高新区为例,分别从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建立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制定方面的制度创新领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新对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经济转型时期,不能只注重物质资源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合理的制度创新对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2、政府对科技园区发展起到制度和环境安排等行政指导的作用,而不是决策作用。市场制度确立,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优胜劣汰,并可以给经济主体传递有利的信息,指导企业的运营方向,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道路。3、要想建立健全的促进科技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就要解决产权不清、产权保护力度不大、产权交易不顺的问题,就是要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其中加强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是科技园区产权保护制度核心内容。4、加大对科技园区文化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是发展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保障。科技园区应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精神的文化环境;杜绝文化向保守性、注重功名、缺乏诚信的方向发展;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注重诚信的文化环境。5、科技园区建立企业孵化机制是鼓励创新创业行为、降低创业风险、促进技术的扩散的重要保障。科技园区应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进行孵化器建设,建立孵化服务链条“创业苗圃、孵化器以及加速器”的模式,加快形成新区布局合理的创业孵化体系,使孵化机构逐步从“低端物业服务型”向“高端专业增值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