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3D-STI)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超声技术。由于其不具有角度依赖性,可以三维立体结构下的同一个数据集中同时追踪左室16个心肌节段的运动,不受心脏整体运动的影响,因此对于心肌运动的时间问题也可以较好的评估。该技术被认为能够有效评价左室心肌运动的一种新技术。本研究利用3D-STI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RMS)患者左室心肌运动进行评估,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检测RMS患者左室心肌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RMS的患者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28~76岁。根据压力减半时间(PHT)所测得的二尖瓣口面积,将二尖瓣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狭窄36例为病例组A,中度狭窄41例为病例组B,重度狭窄43例为病例组C。120例MS患者均无二尖瓣反流,无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另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D,年龄25~65岁,排除各种可能导致心肌病变的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在静息状态下行常规二维图像信息采集。同时采集3个心动周期以上的动态三维斑点追踪图像,分析并导出本研究相关参数:左室心肌收缩期16节段及整体的纵向峰值应变(PLS)、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TPLS)。结果1与D组比较,A组、B组、C组的PLS值均减低,A组、B组、C组的TPLS值均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伴随RMS程度的加重,PLS呈现逐步减低的趋势,与A组比较,B组、C组PLS值进一步减低(p<0.05);与B组比较,C组PLS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RMS程度的加重,TPLS呈逐步延迟的趋势,与A组比较,B组、C组TPLS值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TPLS值也有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与D组比较,C组的LVEF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LVEF值有所减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S患者在二尖瓣轻度狭窄时即存在心肌损害,3D-STI(?)够定量检出轻度RMS患者的左室心肌运动的异常;随着RMS患者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加重,左室心肌运动异常程度逐渐加重,在3D-STI中表现为PLS逐渐减低,TPLS逐渐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