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高压酸浸中抑垢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矿资源多年的强化开采,使得适于火法开采的高品位硫化镍矿越来越少,从而使目光转向了储量大的红土镍矿,本课题对在红土镍矿湿法工艺过程中遇到的高压釜结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浸出的矿浆的性质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反光-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红土矿中镍属于含镍黄铁矿,化学组成为(Ni,Fe)<,9>S<,8>。在风化土状氧化带上,镍黄铁矿易于分解形成氧化物和硫酸盐。在镍黄铁矿中,镍和铁互存于晶格之中。采用XRD分析原矿成分,矿中主要含有针铁矿(FeO(OH))和二氧化硅(SiO<,2>)。 试验条件为:矿浆固体含量30%,酸加入量为矿量30%,温度在230~270℃之间。实验结果显示,镍的浸出率可达到96~98%。高温可提高镍的溶解速度,但对镍的最终浸出率没有影响。XRD分析各温度下的浸出渣和结垢,浸出渣中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结垢中除含有这两种物质外,还有大量的铁硅化合物。SEM分析结垢,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结垢表面越平整,表面气孔体积越小。 减少结垢方法——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磁场预处理。对结垢进行XRD,SEM检测。与处理前比较,结垢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二氧化硅的含量降低,铁硅化合物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磁场预处理后,均有抑垢作用。 矿浆的性质——加入表面活性时与未加入表面活性剂时,矿浆表面张力、密度、沉降速度等的变化。
其他文献
纳米级材料因为自身的粒度减小具有了特异而又超常的热学方面、电学方面、力学方面、光学方面、磁学方面和化学方面的各种性质。当粒子的粒度在不同维度时,一维、二维或者是
随着苏州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知名度日益提高。苏州一些知名园林每天入园人数在数千人次,旺季有时达到上万人次以上。大量游客日复一日地进入园林,不可避免地造成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