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教园区建设不只是多个高校的合并,也不是高校的简单聚合,而是由相对独立的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共同组成的特定社会区域。其中政府负责大学城的统筹规划及社区公共管理,在建设初期起决定作用;高校则具体负责大学城的运作,但需接受政府或者大学城管理机构的监督、评估和检查。但政府必须基于主导地位。 本文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将高教园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角色为出发点,立足于温州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强化投入,优化环境,统筹城乡,保障民生,全面掀起大建设大发展热潮的背景环境下,以温州高教园区为个案研究,分析温州高教园区建设的基本概况,总结建设的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 在借鉴国外大学城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了解政府在管理高教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政策决策的失误、行政机构的不作为、物品分配的不均、角色定位不准确等失灵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束缚、利益的熏陶、人员水平等影响。故政府应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重构管理高教园区的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对促进高教园区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如政府加强对高教园区建设管理的规划和协调、政府增加对高教园区建设的投资力度、政府确保高教园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注重高教园区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政府倡导高教园区高校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抓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等,最终建设成资源共享度更高、现代化更强、环境更优美的高教园区。 论文结论表明:高教园区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及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并推进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文化的繁荣。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要联合社会、高校、企业多方共同参与,但政府应居于主导地位,并努力克服管理中的失灵现象,努力促进高教园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