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是联结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枢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量多面广,其经济差异问题较省内与省际等之间的经济差异也更为突出。县域经济差异的过分悬殊不可避免的会阻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论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内县域经济差异为主线,在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泰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是否合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这对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2006年,泰安市6县市区的人均GDP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是呈扩大趋势的;运用SPSS16.0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得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通过经济差异预警模型分析,计算出泰安市县域经济差距已经开始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县域经济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要素投入和城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等;要解决泰安市县域经济差异的问题,就必须走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这要求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本投入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