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事实因果模型的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中风发病的逐年增高,研究中风病的康复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的热点。综合运用中药汤剂、静脉给药、外冼、药浴、针灸、按摩、精神调养等措施进行辨证治疗,做到康复治疗的个体化,同时重视早期康复是当前中风康复工作的重点。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吸收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制定出综合多种中医药干预措施进行辨证治疗,体现个体化的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自古以来,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实际上是中医药干预措施与临床结局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研究。传统的统计方法往往得到的是相关关系,其适用于经典RCT的疗效评价。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可以精确定义因果关系,其既可以用于RCT也可以用于观察性试验的疗效评价。实用性RCT更适合于以复杂干预为特点的中医方案的疗效评价,所以探索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在实用性RCT中的应用。1.研究目的1.1主要研究目的采用虚拟事实因果模型评价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损伤、痉挛程度的临床疗效。1.2次要研究目的1.2.1研究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的有效治疗时间窗。1.2.2研究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的中医最佳适应证。2.研究方法采用实用性RCT,多中心合作,共纳入300例患者。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康复治疗模式为“内科基础治疗+中医综合康复技术”;对照组采用卒中单元模式指导下的西医康复方案,康复治疗模式为“内科基础治疗+现代康复技术”。疗效指标的评价,采用公认权威的脑血管病诊疗评价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价运动功能、修改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痉挛程度。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观察。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4天。3.研究结果3.1方案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改善运动功能积分比对照组好7.748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改善神经功能积分比对照组好0.757分,改善痉挛积分比对照组好0.058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试验组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有疗效优势。3.2方案有效时间窗研究结果3.2.1方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治疗时间窗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患者发病6小时内,改善神经功能积分比试验组好0.482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在患者发病6小时~24小时,改善神经功能积分比对照组好0.230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发病24小时~14天时,改善神经功能积分比对照组好1.314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方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时间窗是发病24小时~14天。3.2.2方案改善运动功能损伤的有效治疗时间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患者发病6小时内改善运动功能的积分比对照组好6.248;在发病6小时~24小时内改善运动功能的积分比对照组好12.977分;在发病24小时~14天改善运动功能的积分比对照组好6.732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尸均>0.05)。表明方案改善运动功能缺损的有效时间窗可能是发病6小时~24小时。3.2.3方案改善痉挛程度的有效治疗时间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患者发病6小时内改善痉挛程度的积分比对照组好0.011分;在患者发病24小时~14天改善痉挛程度的积分比对照组好0.116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照组改善痉挛程度的积分比试验组好0.112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方案改善痉挛程度缺损的有效时间窗可能是发病24小时~14天。3.3方案最佳适应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改善痰证的疗效比对照组好4.48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改善风证的疗效比对照组好1.76分,改善血瘀证的疗效比对照组好1.99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照组改善火热证比试验组好0.42分,改善气虚证比试验组好1.00分,改善阴虚阳亢证比试验组好0.81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方案最佳适应证为证候要素辨证为痰证的患者。3.4方案安全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表明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相对安全。4.研究结论初步研究表明:(1)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缺损相对于西医康复方案有疗效优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痉挛程度的疗效与西医康复方案相似。(2)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治疗时间窗是发病24小时~14天,改善运动功能损伤能可能是发病6小时~24小时,改善痉挛程度的有效时间窗可能是发病24小时~14天。(3)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的最佳适应证为证候要素为痰证的患者。(4)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可以用于实用性RCT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本研究为实用性RCT探索了一种新的疗效评价方法,为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依据,有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学校教育诸因素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故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且电力电子装置通常在工程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而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恢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
随着我国遗产旅游的蓬勃发展,简单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游客把旅游视为学习知识和提高自己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就对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提出了
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现有的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及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
采用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选用纯Al2O3粉末,研究了电功率、电流、电压、气体流量、送粉量对飞行粒子速度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2O3粒子的温度、速度随功率的
网络计划优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核心问题就是按既定的目标对网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一个合理的进度安排,使整个项目所耗费的资源最小,资金最少,同时工期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
本文是葛兆光先生在清华大学授课讲义的一部分,现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