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鼻咽癌具有高转移、高复发和低分化等特点,鼻咽癌高转移为鼻咽癌有效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寻求有效、毒性小、纯度高的抗鼻咽癌药物,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鼻咽癌中医药治疗常用经验方(益气解毒颗粒)组分,分别将每一组分处理鼻咽癌细胞(CNE1细胞),分析其抗鼻咽癌药效,筛选最佳药效组分。探讨该组分对鼻咽癌细胞运动转移的影响。为开发新的抗鼻咽癌转移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择以植物药黄连为主药的益气解毒颗粒,该药为鼻咽癌中医药治疗常用经验方,在抗鼻咽癌放疗后的转移方面有较好疗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益气解毒颗粒组分,纯化、干燥,得到各组分的纯净物。2.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分析上述组分的抗鼻咽癌疗效,筛选抗鼻咽癌有效组分。3.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法等方法分析有效组分的分子量、化学结构。4.通过MTT法分析该组分对CNE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测定药物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浓度,筛选有效组分的非毒性浓度;通过异硫酸氢荧光素-鬼笔环肽研究组分对CNE1细胞微丝骨架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研究其对CNE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5.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MTT结果显示,组分7为所有组分抗鼻咽癌效果最佳组分,确定该组分为下步研究的实验材料。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组分在高浓度(20μmol/1以上)时对CNE1细胞的增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20μmol/L以下对CNE1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影响。0-20μmol/1为该组分对CNE1细胞的无毒性浓度。2.通过核磁共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分析获得该组分的分子量为418、分子式为C21H22O9,化学结构(略)。3.LDH结果显示,YQJD7和BBR比较,处理CNE1细胞后培养基中LDH浓度低,细胞死亡率低,毒性作用小。4.异硫酸氢荧光素.鬼笔环肽细胞微丝骨架染色结果显示,未加药的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能观察到完整的细胞微丝骨架和丰富的细胞伪足。加药后的细胞体积小,偏圆,极性小,细胞微丝骨架和伪足形成不明显。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的细胞创伤边界的缩窄程度较未加药组明显减小;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未加药组,加药后CNE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减弱。结论: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分离、纯化获得一新抗鼻咽癌转移的植物药提取物,为鼻咽癌治疗提供了一新的手段。2.提取物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毒性较小,对CNE1细胞的形态、细胞微丝骨架和细胞伪足形成等有较明显的影响,抑制CNE1细胞的迁移能力。3.鼻咽癌中医药治疗常用经验方益气解毒颗粒抗鼻咽癌转移临床疗效可能与该组分抑制鼻咽癌细胞伪足形成和细胞迁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