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我由于心脑血管一直有着较高的疾病发生率,而由此产生的中风后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成为神经内科医生及相关专家研究的热点,但对于中风后焦虑障碍的报道并不多,针药对比研究更少,有关治疗PSAD的跟踪随访研究几乎为空白。在治疗方面,抗焦虑西药的诸多副作用、昂贵的价格以及东方病耻感所引起的药物抵触心理等一直未得到解决。针刺治疗具有简、便、验、廉和依从性较好等特点。在治疗原则上,如果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对治疗都可能有效,应优先选择应用而非药物治疗。对中风后焦虑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功能恢复的改善以及致残率及死亡率的降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针刺与西药疗效比较以及进一步对半年后的焦虑症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中风后焦虑障碍,严格地制订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SSRI帕罗西汀作为标准对照,选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全面客观地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疗效,并观察半年内本病患者的焦虑症状变化趋势,为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提供可靠临床证据。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住院病房确诊为中风后焦虑障碍的患者,病例采集时间为2011年3月起至2011年10月,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纳入所需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四周,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帕罗西汀治疗PSAD患者焦虑状态。分别采用HAMD、 SAS量表于入组前、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对PSAD患者焦虑状态的治疗进行疗效评分。依据HAMA减分率分析疗效,同时对HAMA的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焦虑症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西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6.95%;针刺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5.71%。经过X2检验,西药组和针刺组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别。因子分析结果:组间比较:治疗后,HAMA各项因子分析显示,精神性焦虑因子方面,西药组与针刺组有显著差异:躯体性焦虑因子方面,针刺组与西药组有显著差异;睡眠因子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随访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研究过程中,西药组共有6人出现不良反应,占西药组总人数的26.1%;针刺组无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状均可达到满意疗效,且疗效相当。自理能力改善明显者焦虑症状改善较好。改善精神性焦虑症状方面西药组优于针刺组,但在改善躯体性焦虑症状方面针刺组更有优势。半年内两组患者焦虑症状与相对稳定。电针组起效时间较西药组快,且副反应少、疗效指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