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系统研究《伤寒论》烦躁症的发病机理,探讨六经病烦躁症的辨证和治疗,总结六经病烦躁症的辨治和演变规律,充分阐发《伤寒论》中烦躁症所具有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收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研究《伤寒论》烦躁症的发病机理,探讨六经病烦躁症的辨证和治疗,总结六经病烦躁症的辨治和演变规律,充分阐发《伤寒论》中烦躁症所具有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收集《伤寒论》及历代相关文献资料,综合烦躁症相关的医案、医著及现代临床报道,然后从六经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结果:《伤寒论》中对烦躁一症的辨证治疗论述较多,且疗效显著,所用方药,至今仍对临床起着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的归纳,从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总结出烦躁症的六经辨治规律,以及烦躁症在三阳三阴病中的发展演变特点,这为进一步探讨和发展与烦躁相关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方向。 结论:本文从六经角度出发,以烦躁为主症,分析《伤寒论》中所涉及的烦躁诸症的相关论述。同时结合导师的经验,归纳《伤寒论》中烦躁症的辨治规律,烦躁诸症的演变特点,以及《伤寒论》中烦躁症所体现的临床意义。 烦躁症的发生虽然有寒热虚实病性之差别但其主要是由于心、肾二脏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生。三阳病烦躁症多由于热邪内扰心神而产生,此时人体正盛邪实,烦躁症性质多属阳证、实热证,治疗则宜发汗,宜清泻邪热而安其心神止其烦躁,用药多以苦寒,甘寒等清热泻实之品为多,并且针刺之法亦经常使用;而三阴病的烦躁症主要是由于阳虚阴寒内盛,甚则阴阳即将离绝,心神失养,心神浮越而出现,此时人体以正虚为主。烦躁症性质多以虚寒性烦躁为主,治疗则宜温阳补虚、调补心肾除其烦躁。用药以辛热扶阳之品为主,祛除寒邪、救治阳气,灸法亦属常用。 广义烦躁症所包括的烦、躁、烦躁、躁烦诸症在疾病发展中也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四种症状可以互相转化亦可交错出现。一般而言,临床症状由烦、烦躁、躁烦到躁,而病情则由轻至重顺序发展。在三阳病中这种演变是随着热邪的盛衰程度不同而相继出现。而在三阴病中这种演变则主要是由阳气的损伤程度而决定的,随着阳气的不断衰弱,人体的意识亦会经历从清醒到模糊,从浅昏迷到深昏迷的不同阶段,这其中烦躁症的相继出现就是很好的提示。在少阴病中烦躁症的这种发展最有代表性,从“心烦”到“但欲寐”再到“躁烦”直至“不烦而躁”直至“不烦”不躁和“复烦躁”,这是一个顺序发展的连续过程,在临床上,有些危重的临终病人的确可以出现这六个不同阶段的精神意识和神志方面的变化。即从精神状态不良-意识朦胧-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临终前躁动的发展过程非常一致。这为我们对临床中一些危重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通过对《伤寒论》烦躁症相关条文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烦躁症在疾病中的出现对于我们认识疾病还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仲景通过烦躁症可以探测疾病的病机,判断疾病预后以及鉴别诊断、确定治疗等。这些都对我们拓展烦躁症的认识思路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 竹杆舞 1.引言 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55个少
1.引言 当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学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高等院校的显著特点是结合本校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场地器材条件,师资状况,为具有某项爱好、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开设了选修课与专项提高课,特别是为病、弱、残学生开设了保健体育课。这一课程的开课,为病,弱、残学生恢复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彻底改变了这些学生长期
摘 要: 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成因进行调查分析与论证,并试对其损伤的成因进行归纳,从而分析出产生损害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建议。 关键词: 南京市业余体校 运动损伤 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 业余体校是选拔后备人才和输送具有运动天赋的优秀运动员的基层部门,主要任务是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运动中的损伤问题,一直
摘 要: 本文作者利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找出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教练员因素、观念因素、科技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为解决广东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入点。 关键词: 广东女篮 后备人才培养 影响因素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而女子篮球运动则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离不开优秀的女子篮
摘 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技工学校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技工学校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技工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计算机教学 教学要点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技工学校学生自身的素
新一轮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机教学将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合作讨论,更多地鼓励学生观察、操作、探索、猜测、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渗透新课程理念,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与重视。 一、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 任务式实例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
摘 要: 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与人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