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胃痞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及病理组织改变的疗效,并通过与胃复春片对比,探讨胃痞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胃痞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症状疗效及病理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胃痞消组29例,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胃痞消治疗;胃复春组29例,采用口服中成药胃复春片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两组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症、次症和病理评分,分别以症状积分和病理积分作为临床症状及病理判定指标进行评价。将数据资料输入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分析,评估胃痞消的效果。结果:1.症状疗效方面:(1)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后主症评分比较,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评分均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2)次要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次症评分比较,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评分均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3)症状疗效评价:胃痞消组总有效率96.55%,胃复春组总有效率93.10%;胃痞消组显效率46.43%,胃复春组显效率14.81%;两组间比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痞消组的治疗效果比胃复春组更显著。2.病理疗效方面:(1)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评分均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间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2)萎缩评分:治疗前后萎缩积分比较,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评分均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间治疗前后萎缩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3)肠上皮化生评分:治疗前后肠上皮化生积分比较,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评分均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间治疗前后肠上皮化生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疗效无明显差异;(4)不典型增生评分:治疗前后不典型增生积分比较,胃痞消组评分降低(P<0.05),胃复春组评分降低(P>0.05),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间治疗前后不典型增生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胃痞消组与胃复春组疗效无明显差异。(5)病理疗效评价胃痞消组总有效率86.2%,胃复春组总有效率75.80%;胃痞消组显效率12.00%,胃复春组显效率4.5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的病理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胃痞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能改善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且疗效优于胃复春片。胃痞消能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