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单轨吊辅助运输机车定位系统与调度平台开发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轨吊机车是一种重要的矿井辅助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转弯灵活、运行速度快、不受巷道底板影响等特点[1]。然而,我国在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目前仍以RFID定位为主,在工程应用中,RFID的定位精度约为10m。显然,这种定位方式的精度较低,而且定位精度的提升必然会导致成本和安装难度上升。在矿井中,如果不能对单轨吊机车进行实时精确定位,很容易导致车辆拥堵、撞车事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重大人员伤亡,因此,设计一种高精度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非常有必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和RFID技术的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与实际调查,对我国现有的矿井机车定位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并根据矿井中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系统设计方案。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和RFID技术的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由车载机、WiFi通信网络、上位机三部分组成。车载机安装于单轨吊机车上,主要用来实现数据采集、测距运算、发送数据三个功能;WiFi通信网络安装于巷道中,用来将车载机发出的定位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到WiFi通信网络传回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利用解析后的数据实时显示机车的运动状态,调度人员可通过上位机直观地对机车进行监控和调度。车载机是定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车载机的作用包括:采集机车的惯性数据、补偿加速度误差、机车测距、发送定位数据。本文将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并搭载九轴IMU和RFID阅读器,实现单轨吊机车的组合定位,最后由WiFi通信模块发送定位数据。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原理对机车定位时,需要用到准确的加速度数据,否则将会出现大量累积误差,从而降低定位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包括零偏补偿算法、刻度因数补偿算法、尖峰噪声滤除算法、稳态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速度误差补偿算法。通过该算法可以得到精确的加速度数据,提高了定位精度。利用LabVIEW平台编写了上位机软件,该软件可实时动态显示机车的速度、方向、位置,为井上调度人员实时监控单轨吊机车的运行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它通过WiFi通信网络与车载机建立连接后,就会持续得到机车的定位数据,其中包括测距结果、航向角、标签号,利用这三个数据计算出机车最新的地理坐标即可实时监控机车的运动情况。在实验现场对本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正常,且当机车在50m的直线路段行驶时,测距误差在3m以内,每行驶1m的平均累积误差为0.06m,与RFID定位相比,提高了定位精度,满足低成本、高精度的定位要求。
其他文献
为研究特厚煤层沿空掘巷支护参数,本文以塔山矿8204-2工作面5204-2巷煤柱变化区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测试及效果检验等方法相结合,在对巷道围岩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相邻采空区侧向支承应力的分布曲线以及塑性区域的宽度,分析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侧向支承压力对巷道支护产生的影响;通过计算工作面走向支承应力的曲线分布情况,对回采期间巷道支护受工作面采动影响的范围及峰值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取走某一部分煤体后,产生的地下空洞就是采空区。采空区的存在,会导致煤矿开采条件恶化,致使相邻采矿区域的煤体及巷道发生形变,发生垮落、冒顶等事故,更为担心的是,采空区突然发生垮塌产生的高速气流和冲击波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这些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预留合理宽度值的采空区支护煤柱,以及对采空区支护煤柱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工支护,并辅以合理的煤柱矿压检测预警机
煤炭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之一,对于综采工作面装备的协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推进,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已成为常态配置,支架跟随预设程序进行自主动作,在复杂底板、矿压等未知环境因素作用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可能会由于自身重心不稳,与周围支架发生咬架、挤架等一系列意外问题,干扰着支架群的正常支护任务,严重时威胁工人生命。因此
矿井提升机承担着人员、设备及矿产的提升及运输任务,其对矿井生产安全及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井下采煤深度的不断增大,对提升速度及装置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影响提升系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及制动性能。提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存在滞后性、惯性冲击及钢丝绳柔性而对制动过程有明显影响;目前提升机的恒减速制动系统中多数通过压力传感器与电液比例换向阀形成闭环以控制压力,当压力传感器故障时,制动压力将不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浅层资源的日渐紧张,向深部资源勘探和开发已经成为了我国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井提升系统的建设成为了深部资源开采和运输的重要桥梁,将地下与地面连通起来,使得井下深部资源变得“透明”。矿井提升系统承担着深部资源、地下与地面工作人员和工作设备等的运输任务,提升钢丝绳则是矿井提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提升系统驱动部分与提升容器的关键纽带。因此,针对不同工况、
煤炭目前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备受重视。综采工作面是煤炭开采第一生产现场,工作面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和开采效率。工作面智能化可以实现井下无人化或少人化,避免人员安全事故。工作面智能化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三机”即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自动的协同作业。而确保工作面的直线度,可以减小采煤机受到的截割阻力,降低刮板输送机推移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保证工作面的安全与高
随着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化的提出,煤矿设备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目前煤矿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工作面中重要的支护设备,其姿态感知与控制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液压支架的姿态模型,并通过液压支架虚拟样机验证所建姿态模型的正确性。以顶梁姿态角为例,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顶梁姿态角解算方法以及液压支架姿态短时预测方法。最后对顶梁俯仰角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
本论文以云冈矿81043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矿用链臂锯切顶机在无煤柱开采切顶卸压中应用的独特优势,切顶成巷后的现场观测及围岩压力数据表明留巷效果良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81043工作面位置、相邻、井田上下关系、顶底板岩性等主要影响因素,引进KLJ7矿用链臂锯切顶机作为无煤柱开采切顶方案;(2)针对链臂锯切顶卸压方案,设计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飞速发展,井下采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日益提高。掘进机作为井下重要的掘进设备,其面临的工作环境恶劣。尤其在截割岩壁时,掘进机因受到强烈的冲击载荷会产生剧烈的振动。而剧烈的振动会造成掘进机关键部件受损,进而导致掘进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下降,而且还对生产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掘进机各关键部件的振动特性及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掘进机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对其进行优化设
矿用挖掘机通常在露天矿场运作,是庞大且较特殊的矿山用大型工程机械。在我国,虽然大型矿用挖掘机制造行业实力雄厚,生产制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他们对大型矿用挖掘机的设计更重视性能和功能的实现,缺乏人机工程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导致矿用挖掘机操作员的工作环境简陋,舒适度降低,易于疲劳,安全隐患增加。矿用挖掘机驾驶室是操作员工作、休息和饮食的集成体,操作界面上的控制装置类型较多、布局复杂,控制面板上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