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S的功能性训练在跨向冰壶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l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冰壶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的一项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静力耐力、平衡能力、稳定性以及动作协调能力要求极高,这要求冰壶运动员要具有全面的体能水平。本研究将探索基于FMS的功能性训练在跨向冰壶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纠正性的体能训练对冰壶运动员的FMS筛查评分、身体体能素质和损伤风险的影响,为FMS在冰壶项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本研究选取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跨项冰壶国家队运动员2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将男性队员和女性队员随机分为男性实验组(n=5),男性对照组(n=5),女性实验组(n=5),女性对照组(n=5)。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FMS功能性动作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和损伤风险调查。根据测试结果,实验组制定基于身体控制的协调性、稳定性、身体的本体感觉以及项目专项特征制定的纠正性体能训练计划,而对照组运动员进行传统的体能训练计划。本研究进行12周的训练干预,每周3次,每次120分钟。12周干预结束后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FMS功能性动作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和损伤风险调查评估。结果:FMS评分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深蹲和跨栏步,男性女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但男性女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别不大(P>0.05);直线弓步,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右侧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但干预后两者差别不大(P>0.05);与干预前相比女性实验组左右侧显著提升(P<0.05),而女性对照组仅右侧有显著提升(P<0.05),干预后两者差别不大(P>0.05);肩关节灵活性和直腿主动上抬,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和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均有提高(P>0.05),干预后两者差别也不大(P>0.05);控体俯卧撑,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均有提高(P<0.05),实验组前后无差异(P>0.05),且干预后两者无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均有提高(P<0.05),且干预后两者无差异(P>0.05);转体俯卧撑,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和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均有提高(P<0.05),实验组只有左侧在干预前后提升明显(P<0.05),但干预后两者左右侧无差异(P>0.05);身体体能素质方面:下肢力量:最大深蹲,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和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最大深蹲力量均显著提升(P<0.05),干预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最大深蹲力量更大(P<0.05)。立定跳远与干预前相比无变化(P>0.05);上肢力量:最大卧推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干预后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引体向上与干预前相比均无变化(P>0.05)。反式划船与干预前相比,女性和男性实验组无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躯干力量及平衡:闭眼单足站立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和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干预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闭眼时间更长(P<0.05);燕式平衡与干预前相比,两组男性均提升(P<0.05),干预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时间更长(P<0.05)。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提升(P<0.05),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八级腹桥与干预前相比,男性实验组提升(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时间更长(P<0.05)。与干预前相比女性实验组提升(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保持时间更长(P<0.05)。运动损伤: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男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肩关节、膝关节、下背部、髋关节、胸部、腕关节、大腿、上臂、足部的损伤概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受伤概率下降更多。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肩关节、膝关节、下背部、髋关节、胸部、腕关节、大腿、上臂、足部的损伤概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受伤概率下降更多。结论:(1)跨项冰壶运动员肩关节灵活性测试、直腿主动上抬测试和控体俯卧撑测试均得分较高,而深蹲测试、跨栏步测试、直线弓步蹲测试和转体稳定测试得分一般。(2)纠正性体能训练和传统体能训练均能有效提高男性和女性冰壶运动员的深蹲成绩、跨栏架测试、直线弓步蹲测试、转体稳定性测试成绩。但纠正性体能训练能更好的改善直线弓步测试和专题稳定性测试,而传统体能训练能更好的改善跨栏架测试和肩关节灵活性测试成绩。传统体能训练能更好提高运动员上下肢稳定性和灵活性,纠正性体能训练能更好改善躯干部位的稳定性和灵活性。(3)传统体能更能改善跨项冰壶运动员上肢和下肢力量,而纠正性体能训练能更好的改善跨项冰壶运动员躯干肌群的力量和平衡能力。(4)纠正性体能训练能更好的降低男性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的肩关节、膝关节、下背部、髋关节、胸部、腕关节、大腿、上臂、足部运动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竞技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世界女子跳马技术迅速提高。查阅近几年资料、观看世界体操锦标赛视频,目前我国女子跳马项目处于落后状态,近几年西蒙·拜尔斯的出现使得女子跳马项目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张思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解析法对创新性跳马动作塚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跳马运动员张思磊的“塚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技术动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光学领域、生物医学、纺织品领域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中最具有潜力一类化合物就是俘精酸酐,由于俘精酸酐类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抗疲劳性,但这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易水解且水溶性差。本文设计合成了含有水溶性基团羧基的俘精酰亚胺类化合物,使俘精酸酐类化合物的应用更加的广泛。本文以3-甲基吲哚、丁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6步反应,合成了两种含有羧基官能团的俘精酰亚胺,两种目标产物的总产率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流瑜伽作为干预手段,探讨在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流瑜伽练习来提高和改善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身体成分,为预防中老年女性跌倒的发生,减缓进入老龄阶段后中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减退和肌肉的流失,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提高中老年女性人群平衡能力和身体成分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本文章研究用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招募了40名自愿参与流瑜伽训练的50-60岁
研究目的:本文以女子二十公里竞走运动员杨柳静、刘虹、切阳什姐、杨家玉最后四圈的技术变化特点作为研究的对象,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获取相应的关键技术参数,并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将其与同为优秀运动员的刘虹、杨家玉、切阳什姐相比较,客观的提出陕西省女子二十公竞走运动员杨柳静技术上存在的技术能力不足,力争为陕西省女子竞走运动员杨柳静二十公里竞走项目的技术训练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意见与建议。良好的竞走技术什运动员获
在2021年的全运会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运动员都开始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准备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陕西省作为东道主,同样也开始了备战状态,武术作为摘金夺银的重要项目,显然得到了陕西省的重视。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运动员就必须具备更好的竞技水平,从而在比赛中争金夺银,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是这一条件的必备基础,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提升运动员的动作质量、腾空难度完成、腾空难度创新、以及演练
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举办,将会给陕西省竞技体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陕西省将在体育项目格局上做出改革,争取在保证传统项目的优势下去发展其他潜优势和弱势项目。陕西省羽毛球项目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承办背景下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开始组建队伍,并引进了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实现了羽毛球项目从无到有的发展。本文以陕西省羽毛球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调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的进步,会展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受会展目的地属性品质的影响,且会展目的地属性绩效与参会者总体满意度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线性对称的。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与访谈内容,根据价值共创理论设计广州会展目的地满意度评价体系,对曾参加广交会的国外参会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主要利用因子分析和非对称影响绩效分析方法,划分出会展目的地属性的类别
随着物联网时代和5G时代发展,物联网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联网在5G时代的基础上实现了物物相连和万物互联。而物联网在感知层则需要庞大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由这些传感器的传感信号继而在后续网络构建层进行读取。因此在复杂的智能交互系统要求更多的多功能、多模态的且节能高效的传感器件。自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发明以来,摩擦电势与半导体器件相结合开辟了摩擦电子学这一研究领域。本课题基于摩擦电势调控
论文采用三种方法对明胶原液或明胶纤维进行交联提高其耐水溶性和力学性能。首先通过向明胶纺丝原液中添加谷氨酰胺转移酶(以下称TG酶)的方法制备了明胶初生纤维,并采用适量的TG酶对初生纤维进一步交联,制得了耐水溶性良好的明胶纤维。其次研究了在凝固浴中加入TG酶交联纺丝成形工艺,探索了凝固浴中TG酶的含量对明胶纤维吸水率、溶出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探索了采用单宁酸对明胶纤维进行交联处理工艺提高其耐水溶性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公园是社会公众联系大自然,开展自然教育的最好平台。我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体系是怎样构成、如何在国家公园开展系统化的自然教育,既是亟待探讨的学术理论问题,亦是急需解决的规划实践问题。南岭国家公园已列入全国国家公园优先建设名录,广东省正创建南岭国家公园。本文以南岭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普适性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成要素、南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