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行部志”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寂是金代中期“国朝文派”重要作家,著有《拙轩集》、《北迁录》、《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作品。其一生创作丰富,有诗、词、文、赋等,文体风格多样,在金代文坛上卓然成家。  《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是王寂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晚年时期的日记体散文作品。此时的王寂尽管经历了宦海风波,情绪低落,但依然忠于职守,以六十二岁的高龄按部辽东,以平均三日巡查一地的密度执著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行役劳劳,低回咏叹,笔耕不辍,所以“行部志”是透视金源时期地方官吏的一个“有意味的”窗口,也是表现诗人王寂晚年情感世界的重要文本作品。不仅如此,“行部志”还有着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其所反映的金源思想文化的特点、东北地区地理人文等信息,以及王氏交游情况等,都使后人仿佛掀开了历史之一角,窥见到一千余年前金源社会的历史风貌,因而“行部志”不仅有文学价值,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作为文学文本的“行部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作为散文艺术,它具有清晰流畅的叙事、“博大疏畅”的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修辞等特点;其次,“行部志”所录诗歌文本有83首之多,在艺术上以类别多样的诗体、情与理结合的诗旨、“清刻镵露”的诗境等特点引人注目。论及“行部志”艺术形成的原因,论文认为主要有三:其一是金代游历之风的影响,其二是金源儒道释文化的广泛发展,其三是北国刚健质朴文风的语境。是诸多因素的合力造就了王寂“行部志”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其他文献
传媒文化企业在一级市场打拼的如火如荼,在二级市场的传媒板块也一直成为资金青睐的对象。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大幕的开启,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文化传媒企业成绩喜人。其中华录百纳一季度业绩傲视群雄,净利润1860万元到1950万元,同比增长500%到529%。乐视网一季度净利润也同比增幅达到75%到85%。  “今年传媒文化还是游资炒作的重点目标,一是去年的涨幅不是很大,二是市场上没有太多主题机会,游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