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台子河位于辽河下游河段,本文在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以双台子河为研究区,以控制单元为基础,通过对双台子河进行水环境问题诊断和识别、水环境容量计算,实行容量总量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根据盘锦市监测站提供的2013年常规断面监测数据,以及根据双台子河水质现状进行补充监测,数据主要根据2013年补充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进行水质评价。其中,常规监测设5个监测断面,主要对COD、氨氮两个评价因子进行水质评价;补充监测设10个监测断面,选取COD、氨氮、TP、TN、BOD五个评价因子,并利用2014、2015年水质数据进行校核。结果表明:从超标情况来看,枯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造成双台子河水质污染的主要指标依次为TN、TP、COD、氨氮、BOD等。平水期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指标依次为TN、TP、氨氮、COD、BOD等。一统河、螃蟹沟、清水河监测断面平水期和枯水期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在枯水期污染最为严重通过对双台子河污染源进行调查、统计,点源污染负荷根据2013年环境统计数据以统计法进行核定,面源污染负荷根据水文分割法进行核定。污染负荷核定结果为:COD污染负荷入河量为4884.81 t/a,占总污染物总量的90.60%:氨氮污染负荷入河量为272.33 t/a,占总污染物总量的9.40%;面源污染负荷COD污染负荷入河量为7385.73 t/a,占96.14%,氨氮污染负荷入河量为296.35 t/a,占3.86%。通过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运用系统最优化方法,以规划求解方式计算50%保证率水文条件下COD、氨氮水环境容量,应用TMDL方法对污染负荷进行分配,制定出合理分配原则做出盘锦段最优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案,为其容量总量控制及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COD、氨氮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分别为40211.21 t/a、1533.96 t/a,分配结果分别为9986.99 t/a、356.73 t/a。根据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质目标要求计算出的水环境容量,对点源以排污许可的方式进行容量总量控制。双台子河盘山县控制单元、市辖区控制单元、大洼县控制单元COD环境容量分别为4617.69 t/a、2584.53 t/a、2458.70 t/a;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137.03 t/a、102.15 t/a、97.05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