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C编程的双电机同步驱动控制技术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重型数控机床的机械性能和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逐渐提高,迫切需要高速、高精度的重型数控机床来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在大型龙门机床中由于横梁跨度大,采用单电机驱动会产生不对称的驱动力,造成横梁的偏转,从而导致双立柱运动不同步,影响加工的精度。采用双电机驱动不仅可以解决单电机驱动造成的这一问题,而且能产生更大的驱动力。然而采用双电机驱动存在两个电机轴是否同步的问题,如若两轴间的位置同步误差太大,也会同单电机驱动一样造成龙门立柱的偏转与变形。本文采用DCC编程的方法来减小两轴的位置同步误差,研究如何减小位置同步误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双电机同步控制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即采用两台伺服电机联合驱动负载,实现了双电机的同步运动。然后在新一代西门子变频器S120中基于DCC编程实现了双电机的同步驱动,并且通过优化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参数以及设置滤波器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系统动态特性;再通过比较串行控制,并行控制,交叉耦合控制三种控制方式下的位置同步误差,可以得出交叉耦合控制方式的同步精度更高的结论。最后为了满足位置同步误差低的要求,建立了双电机同步驱动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双电机驱动较单电机驱动的优越这一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低频(15s)和高频(1s)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来研究2018年1月23号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M_W7.9地震的同震位移。动态(高频GPS观测值)和准动态(震后2小时的低频GPS观测值)同震位移与静态GPS同震位移三者之间相互一致,符合走滑型地震的形变特征。静态与准动态位移的比较结果表明该地震发生后4天内的震后形变可忽略不计。我们通过静态位移场反演了五段断层模型中的断层滑移,并且推测最
期刊
在日常生活及工程实际中,泄漏现象屡见不鲜。生产设备的泄漏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设备中工作介质泄漏,会造成物料浪费,有时可能污染环境。易燃、易爆、剧毒等物质的泄漏将危害人
作为微机械的典型机构之一,微齿轮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而且运动灵活,可实现微小空间要求下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其用途非常广泛,不仅能满足微操作的要
竞品分析(BM,Benchmarking),又称对标分析,是一种产品自主研发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国外许多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工作。我国汽车品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整车研发水平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在轻合金表面通过微等离子体放电,进行复杂的电化学、等离子化学和热化学过程,原位生长氧化物陶瓷膜层的新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形成的氧化膜层与基体的结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