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Fogarty球囊建立兔颈总动脉损伤狭窄模型及阻断血流后局部移植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s)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培养兔外周血EPCs并以Fe203磁性纳米颗粒标记。将实验兔随机分为细胞组(12只)和空白组(14只),经股动脉入路利用双腔Fogarty球囊损伤两组兔右侧颈总动脉,损伤后利用Fogarty球囊阻断血流,将标记的EPCs经球囊导管定向移植至细胞组右侧颈总动脉损伤段,将等量生理盐水注入空白组;损伤后3天、1周、4周、8周两组兔行MRI扫描;同时在损伤后即刻、3天、1周、4周分别随机选取1只空白组兔取损伤血管段行HE染色;细胞组兔损伤后1周随机选取2只取损伤血管段行普鲁士蓝染色;损伤后8周取所有剩余实验兔损伤血管段,行HE、弹力纤维及PCNA染色。结果 空白组兔损伤后MRI扫描及HE染色示,损伤后即刻可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3天后损伤血管管腔仍扩张,管壁增厚水肿,炎性细胞浸润;1周后血管内皮修复增生;4周后管腔可见狭窄,内膜增厚较明显;8周后管腔明显狭窄,内膜明显增生。细胞组兔损伤后1周取损伤血管普鲁士蓝染色示,损伤内膜可见含铁EPCs附着。两组实验兔损伤后4周、8周MRI扫描对比观察显示,空白组兔损伤血管损伤后4周、8周管壁增厚程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均较细胞组明显。对应病理学检查示,损伤后8周,空白组与细胞组内膜/中膜比(N/M)分别为1.14±0.10和0.34±0.05(P<0.01),PCNA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0.31+0.01和0.08±0.01(P<0.05)。结论Fogarty球囊可成功构建动脉损伤狭窄模型,并可通过阻断局部血流将EPCs定向移植至血管损伤处,EPCs可有效的抑制内膜,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